北京市海淀区10年剖宫产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8
作者
张颖
机构
[1]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剖宫产; 相关因素; 助产机构; 新生儿体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9.8 [剖腹手术];
学科分类号
100211 ;
摘要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近10年剖宫产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998~2007年分娩的69669例户籍产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10年海淀区剖宫产构成比波动在48.6%~60.5%之间,随产妇年龄增长而升高(x2=1725.233,P<0.01)。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组产妇剖宫产率(46.8%)和初中以上组(5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04,P<0.01)。不同新生儿体重组间剖宫产率存在差异(x2=1506.8,P<0.01),分娩新生儿出生体重在2500~3499g剖宫产率最低。一、二、三级助产机构10年平均剖宫产率分别为51.6%,48.3%和56.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妇年龄、文化程度、新生儿体重和分娩地点是剖宫产的影响因素。结论:海淀区户籍孕产妇剖宫产率高于既往报道水平,高剖宫产率与海淀区孕产妇人口特征、新生儿出生体重、一级和二级助产机构的产科质量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19 / 2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887所医疗保健机构助产技术实施现况的分析[J]. 王斌,石琦,王燕,李楠,石玲.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7(05)
[2]   同济医院50年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分析 [J].
冯玲 ;
岳静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05) :628-630
[3]   手术指征不充分剖宫产原因分析 [J].
苗青 ;
杨娟 .
中国妇幼保健, 2005, (16) :2057-2059
[4]   1971年至2003年我国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及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的研究 [J].
郭素芳 ;
赵凤敏 ;
吴匡时 ;
崔颖 ;
吴久玲 ;
王临虹 ;
张彤 ;
李伯华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5, (03) :145-149
[5]   剖宫产术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J].
陈健华 ;
刘军 ;
张爱思 ;
余莉 ;
朱晓燕 .
中国妇幼保健, 2005, (09) :1116-1117
[6]   社区孕产妇系统管理1446例分析 [J].
孔美荣 ;
杨秀梅 ;
李岩 ;
黄德莉 .
中国妇幼保健, 2004, (12) :25-26
[7]   临产后剖宫产率及适应证变化对总剖宫产率影响的分析 [J].
韩小英 ;
于荣 ;
刘维靖 .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4, (01) :14-17
[8]   北京、上海、成都三市剖宫产的影响因素研究 [J].
程怡民 ;
袁伟 ;
菜卫东 ;
张文敏 ;
王铁燕 ;
王燕 ;
吴世仲 ;
周利峰 ;
罗琳 ;
高尔生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10) :41-44
[9]   如何降低剖宫产率 [J].
胡永芳 .
中国全科医学, 2003, (08) :628-629
[10]   影响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因素分析 [J].
傅莉 ;
崔满华 ;
陈军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 (07)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