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切口肺癌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20
作者:
马国军
[1
]
张逊
[2
]
韩洪利
[2
]
卢喜科
[2
]
孙大强
[2
]
韩兴鹏
[2
]
机构:
[1] 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2] 天津市胸科医院胸外科
来源:
关键词:
肺肿瘤;
癌;
胸外科手术;
肺切除术;
腋;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4.2 [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在肺癌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51例ⅠⅢ期肺癌手术患者,分为腋下小切口组(80例)和传统后外侧切口组(71例),比较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前1d和术后4h、1d、2d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IL)-6、IL-8浓度。结果:(1)腋下小切口组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离床时间、术后引流量、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疼痛强度评分、术后吗啡片用量、术后主要并发症方面较传统后外侧切口组均明显减少(P<0.05)。(2)与术前1d比较,2组术后4h、1d、2d时点血清CRP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且在术后1d时点达高峰;与术前1d比较,2组术后4h、1d、2d时点血清IL-6,IL-8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且在术后4h时点达高峰;与传统后外侧切口组相比,腋下小切口组术后4h、1d、2d时点血清CRP、IL-6及IL-8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切口相比具有急性期炎性反应轻,对机体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该切口能完成各种肺切除术式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要求,可作为肺癌手术治疗的常规切口。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