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思想渊源、理论流派与学术理念

被引:97
作者
秦亚青
机构
[1] 外交学院
关键词
主流建构主义; 思想渊源; 理论流派; 学术理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 [国际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建构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国际关系理论,吸收了诸多学科的营养,主要是社会学、语言哲学和其他国际关系理论,其中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尤其影响到建构主义的发展。建构主义内部流派纷繁,即便是在主流建构主义阵营之中,也存在贴近实证主义的温和建构主义和诠释成分较高的语言建构主义。但同时,建构主义又有着三个鲜明的共同特征认为主体间互动建构社会意义,强调施动者和结构互动建构身份和认同,突出观念在塑造行为方面的作用。建构主义彰显的是人的能动性、文化的力量和社会性关系在世界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能够在国外和国内的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迅速发展起来。
引用
收藏
页码:1 / 23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生成的可能和必然 [J].
秦亚青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6, (03) :7-13+4
[2]   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哲学史意义 [J].
朴金波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 (01) :83-86
[3]   论西方历史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J].
韩震 ;
董立河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5) :49-56
[4]   The promise of constructiv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J].
Hopf, T .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98, 23 (01) :171-200
[6]  
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M].(美)彼得·卡赞斯坦(PeterJ.Katzenstein);(美)罗伯特·基欧汉(RobertO.Keohane);(美)斯蒂芬·克拉斯纳(StephenD.Krasner)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  
建构世界中的国际关系.[M].(美)温都尔卡·库芭科娃(VendulkaKubalkova);(美)尼古拉斯·奥鲁夫(NicholasOnuf);(美)保罗·科维特(PaulKowert)主编;肖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  
乡土中国.[M].费孝通著;.北京出版社.2005,
[9]  
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M].袁正清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  
观念与外交政策.[M].(美)朱迪斯·戈尔茨坦(JudithGoldstein);(美)罗伯特·O.基欧汉(RobertO.Keohane)编;刘东国;于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