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雾霾期间气溶胶水溶性离子的日变化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29
作者
何俊杰 [1 ,2 ,3 ]
吴耕晨 [1 ,2 ]
张国华 [2 ]
王伯光 [1 ,3 ]
毕新慧 [2 ]
盛国英 [2 ]
傅家谟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环境工程系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3] 暨南大学大气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雾霾; 气溶胶; 无机水溶性离子; 分布特征; 形成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研究雾霾天气下SO42-、NO3-和NH4+的形成机制,2013年4月18~23日,使用6级Anderson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不同粒径段的气溶胶样品,并利用离子色谱对其中的水溶性无机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雾霾期间PM3和PM10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平均浓度分别为(32.7±13.3)μg/m3和(39.4±15.7)μg/m3.SO42-、NO3-和NH4+是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它们在PM3和PM10中占总离子质量分数分别为76%和71%.3种离子主要集中在0.49~1.5μm的液滴模态,该模态中NH4+主要以(NH4)2SO4和NH4NO3的形式存在,而凝聚模态的NH4+则主要以(NH4)2SO4和NH4HSO4的形式存在.液滴模态的SO42-主要来自雾内或颗粒表面的液相氧化反应,NO3-主要来自夜间N2O5在颗粒表面的水解反应,NH4+主要来自NH3在颗粒上进行的非均相中和反应,而这3种离子在该模态的日变化特征则很好的反映了以上的形成机制.受太阳辐射的影响,3种离子的浓度在凝聚模态均表现为白天高于夜晚.
引用
收藏
页码:1107 / 11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21]   STUDY OF METAL AEROSOL SYSTEMS AS A SINK FOR ATMOSPHERIC SO2 [J].
BERRESHEIM, H ;
JAESCHKE, W .
JOURNAL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 1986, 4 (03) :31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