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粳稻F2和F2:6群体的连锁图谱及剑叶性状QTL比较分析

被引:11
作者
姜树坤 [1 ]
张喜娟 [2 ]
黄成 [1 ]
邢亚南 [3 ]
郑旭 [1 ]
徐正进 [1 ]
陈温福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丹东农业科学院
[3] 辽宁丰民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关键词
粳稻; 连锁图谱; 剑叶; 数量性状基因座; 比较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粳稻沈农265和丽江新团黑谷(LTH)为亲本,分别构建了F2群体和F2:6群体,分析并比较了两群体的遗传信息和控制剑叶相关性状(剑叶长、宽和比叶重)的数量性状基因座。结果表明:1)多数标记在染色体上的顺序相同,但标记间距不同。F2群体中30个标记显著偏离预期的1:2:1孟德尔分离比例,13个标记极显著偏离预期的1:2:1孟德尔分离比例,其中19个偏向沈农265,11个偏向LTH。F2:6群体中62个标记显著偏离预期的1:1孟德尔分离比例,38个标记极显著偏离预期的1:1孟德尔分离比例,其中43个偏向沈农265,19个偏向LTH。偏分离标记共形成10个偏分离区域,其中有6个区域同时出现在两个群体中。2)F2:6群体检测QTL的能力强于F2群体。F2群体共检测到7个控制剑叶性状的QTL(2个控制剑叶长,4个控制剑叶宽,1个控制比叶重),而F2:6群体共检测到17个控制剑叶性状的QTL(7个控制剑叶长,5个控制剑叶宽,5个控制比叶重),其中有4个QTL在两群体中同时检测到,分别是第9染色体上控制剑叶长的qFLL9,第4染色体上控制剑叶宽的qFLW4,第12染色体上控制剑叶宽的qFLW12.1和第6染色体上控制比叶重的qSLW6。其中,控制比叶重的qSLW6(加性效应值为1.956mg/cm2),极富研究与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372 / 3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影响水稻株高和剑叶宽主效QTL对人工选择的响应 [J].
王韵 ;
程立锐 ;
郑天清 ;
孙勇 ;
周政 ;
杨静 ;
徐正进 ;
徐建龙 ;
黎志康 .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23 (04) :363-370
[2]   水稻生育后期剑叶形态和生理特性的QTL定位 [J].
童汉华 ;
梅捍卫 ;
邢永忠 ;
曹一平 ;
余新桥 ;
章善庆 ;
罗利军 .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05) :493-499
[3]   不同遗传背景下水稻剑叶形态性状的QTL分析 [J].
彭茂民 ;
杨国华 ;
张菁晶 ;
安保光 ;
李阳生 .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03) :247-252
[4]   多环境下水稻DH群体剑叶长度的QTL分析(英文) [J].
曹刚强 ;
高用明 ;
朱军 .
作物学报, 2007, (02) :223-229
[5]   水稻剑叶部分形态生理特性QTL分析以及它们与产量、产量性状的关系(英文) [J].
岳兵 ;
薛为亚 ;
罗利军 ;
邢永忠 .
遗传学报, 2006, (09) :824-832
[6]   基于RAPD标记进行水稻籼粳分类研究 [J].
姜树坤 ;
钟鸣 ;
徐正进 ;
张丽 ;
马慧 ;
刘少霞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4) :639-641
[7]   北方粳稻新株型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 [J].
徐正进 ;
陈温福 ;
张文忠 ;
周淑清 ;
刘丽霞 ;
张龙步 ;
杨守仁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10) :1407-1413
[8]   国际水稻研究所新株型稻研究进展 [J].
杨仁崔 ;
杨惠杰 .
杂交水稻, 1998, (05) :31-33
[9]   栽培大豆与半野生大豆杂种F2群体中RFLP标记的偏分离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 [J].
张德水,陈受宜,惠东威,庄炳昌 .
遗传学报, 1997, (04) :362-367
[10]   水稻籼粳杂种F2群体中RFLP标记的异常分离及其染色体分布 [J].
徐云碧 ;
申宗坦 ;
陈英 ;
朱立煌 .
植物学报, 1995, (02) :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