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近50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被引:30
作者
邵怀勇 [1 ]
仙巍 [2 ]
杨武年 [1 ]
周万村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国土资源信息技术与应用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
[3]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驱动力; 三峡库区;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113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基于1955年1:50000地形图、1972年MSS图像、1986和2000年TM图像,定量分析了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对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5—2000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在1955—1972、1972—1986和1986—2000年3个时段,该区林地面积持续减少,但减幅逐渐变小;草地和耕地面积分别经历了增-减-增和增-增-减的过程;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政策、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等因素是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453 / 4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The role of GIS and remote sensing in land degradation assessment and conservation mapping: some user experiences and expectations[J] . Godert W.J. van Lynden,Stephan Mante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and Geoinformation . 2001 (1)
[12]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实质分析与进展评述 [J].
后立胜 ;
蔡运龙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6) :96-104
[1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镶嵌体的分形结构模型研究 [J].
邵怀勇 ;
仙巍 ;
马泽忠 ;
李爱农 ;
周万村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5) :155-158
[14]   长江防洪智能应急响应系统原型实验研究 [J].
谭德宝 ;
程学军 ;
黄奇 ;
吴道喜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4, (03) :6-10+15
[15]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庄大方 ;
王一谋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江南 ;
吴世新 .
地理研究, 2003, (01) :1-12
[16]   基于遥感和GIS一体化技术的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J].
范月娇 .
地理科学, 2002, (05) :599-603
[17]   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J].
于兴修 ;
杨桂山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1) :51-57
[18]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J].
傅伯杰 ;
刘世梁 ;
马克明 .
生态学报, 2001, (11) :1885-1892
[19]   洪湖湖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时空格局研究 [J].
赵淑清 ;
方精云 ;
唐志尧 ;
朴世龙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5) :72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