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时代的大学生国家认同实现路径探析

被引:20
作者
吕旻 [1 ]
杜兰晓 [2 ]
机构
[1]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浙江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关键词
网络传播; 大学生; 国家认同;
D O I
10.14086/j.cnki.wujhs.2014.04.017
中图分类号
G645.5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网络传播重构着当今社会的传播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基于对政治、文化、经济的认识、理解和赞同的大学生国家认同同样面临解构与重构的挑战。在网络传播自由性、匿名性、开放性等特质影响下,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知模糊、文化自信弱化、实践行为无序等问题日益突显,并直指大学生国家认同建构。面对大学生国家认同日益突出的多元化、矛盾化和盲目化趋向,高校应分析和把握网络传播和大学生国家认同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和搭建网络实践平台等方面来促进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与国际主义支持的实证研究——基于对北京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观的调查 [J].
吕芳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 (08) :129-135
[2]   公民教育:对大学生尚法理念培育途径的研究 [J].
张翠梅 ;
蔡琦 .
学术论坛, 2010, 33 (10) :201-204
[3]  
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M].宋元林; 著.人民出版社.2009,
[4]  
虚拟实践论.[M].张明仓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