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三个课堂”常态化按需应用的县域推进机制——以河南省叶县教育信息化PPP模式为例
被引:11
作者:
汪滢
[1
]
陈文峰
[2
]
汪基德
[2
]
崔亚萌
[2
]
段宇宙
[3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 河南大学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
[3] 河南天业仁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
关键词:
专递课堂;
名师课堂;
名校网络课堂;
常态化按需;
整体性治理;
PPP;
D O I:
10.13811/j.cnki.eer.2022.09.009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三个课堂”作为扎根我国本土实践的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方案,其常态化按需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三个课堂”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地方政府顶层设计、统筹能力较弱;企业在技术、资源、服务方面供需结构失衡;学校应用中管理、考核、激励制度融通差。为破解阻碍“三个课堂”常态化按需应用的困局,在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协调、整合、责任等策略指导下,运用PPP模式,以满足公众需求服务为行动导向和解决问题为治理逻辑起点,构建其常态化按需应用的推进机制:政府协调与整合多主体目标、职能;企业实施“互联网+教育”软硬件数字底座建设,精准开展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服务支持;健全运行机制保障学校因地制宜的创新应用路径。河南省叶县在偏远贫困地区以PPP模式持续推进“三个课堂”常态化按需应用,实践证明PPP模式有效地促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9+97
+97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