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课堂”常态化按需应用的县域推进机制——以河南省叶县教育信息化PPP模式为例

被引:11
作者
汪滢 [1 ]
陈文峰 [2 ]
汪基德 [2 ]
崔亚萌 [2 ]
段宇宙 [3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 河南大学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
[3] 河南天业仁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专递课堂; 名师课堂; 名校网络课堂; 常态化按需; 整体性治理; PPP;
D O I
10.13811/j.cnki.eer.2022.09.009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三个课堂”作为扎根我国本土实践的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方案,其常态化按需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三个课堂”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地方政府顶层设计、统筹能力较弱;企业在技术、资源、服务方面供需结构失衡;学校应用中管理、考核、激励制度融通差。为破解阻碍“三个课堂”常态化按需应用的困局,在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协调、整合、责任等策略指导下,运用PPP模式,以满足公众需求服务为行动导向和解决问题为治理逻辑起点,构建其常态化按需应用的推进机制:政府协调与整合多主体目标、职能;企业实施“互联网+教育”软硬件数字底座建设,精准开展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服务支持;健全运行机制保障学校因地制宜的创新应用路径。河南省叶县在偏远贫困地区以PPP模式持续推进“三个课堂”常态化按需应用,实践证明PPP模式有效地促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9+97 +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径、机制与策略——基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 [J].
汪基德 ;
韩雪婧 ;
汪滢 .
开放教育研究, 2022, 28 (04) :59-65
[2]   利用“三个课堂”促进乡村教育振兴的机制与路径——基于近十年政策工具的内容分析 [J].
赵健 ;
陈利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22, (01) :31-43
[3]   应用“三个课堂”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基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实践探索 [J].
魏和平 ;
伏蓉 .
中国电化教育, 2022, (02) :15-20
[4]   “三个课堂”常态化按需应用:挑战与出路 [J].
郑旭东 ;
周子荷 ;
贾洋洋 .
中国电化教育, 2022, (02) :8-14
[5]   从辅助到创新:教育中技术作用的再认识 [J].
俞树煜 .
电化教育研究, 2021, 42 (12) :21-28+35
[6]   “三个课堂”促进新时代教育公平发展的研究 [J].
胡小勇 ;
曹宇星 ;
宋宇 ;
陈孝然 ;
李婉怡 .
中国电化教育, 2021, (10) :1-7
[7]   “三个课堂”背景下乡村教师常态化按需应用数字资源的困境、破境、佳境——教育生态学之维的透视 [J].
郭烁 ;
常家硕 ;
张立国 .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1, (19) :55-59+87
[8]   “三个课堂”县域规模化应用模式与推进机制研究——基于边疆民族山区的实践探索 [J].
杨金勇 .
电化教育研究, 2021, 42 (05) :26-31
[9]   “互联网+”条件下“五位一体”协同教研模式研究 [J].
郭绍青 ;
沈俊汝 ;
张进良 ;
贺相春 .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12) :35-42
[10]   乡村教师如何常态化按需应用数字资源:阻碍因素与对策探析 [J].
罗江华 ;
王静贤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0, 32 (06) :7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