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分蘖发育的代谢基础研究

被引:13
作者
赵会杰
郭天财
邹琦
于振文
董中东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山东农业大学
关键词
小麦; 大穗型; 多穗型; 分蘖发育; 代谢基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比较研究了大穗型和多穗型小麦品种的分蘖发育特征及其代谢基础。结果表明 ,与多穗型品种相比 ,单株分蘖较少的大穗型品种分蘖期具有较低的 IAA氧化酶 (IAAO)活性、较高的 IAA含量和较强的碳代谢活性。在分蘖的两极分化期 ,大穗型品种在碳、氮代谢和同化物分配方面存在较强的主茎优势 ,因此 ,其分蘖较难继续发育成穗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冬小麦抽穗始期标记14C-同化物分配与运转的研究 [J].
许为钢 ;
胡琳 ;
吕金印 ;
刘军 .
核农学报, 1998, (01) :8-12
[2]   不同熟相小麦品种生育后期的群体光合强度及同化物的运转分配 [J].
王法宏 ;
赵君实 .
核农学报, 1996, (02) :89-92
[3]   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光合产物的分配特性研究 [J].
赵昌平,董克勤,诸德辉,张凤延,郭晓维 ;
郑兴耘,朱永懿,陈景坚,杨俊成,刘学莲 .
北京农业科学, 1995, (04) :12-15
[4]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指导[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邹琦 主编,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