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故障可观测的实现及馈线终端单元配置方法

被引:20
作者
陈得宇 [1 ]
沈继红 [1 ]
张仁忠 [1 ]
高世伟 [2 ]
机构
[1]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
[2] 天津电力公司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定位; 可观测; 馈线终端单元; 遗传算法;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1.02.035
中图分类号
TM762 [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定义了配电网的树形结构,确定了树形结构的存储方法及实现故障可观测的流程。建立了馈线终端单元(feeder terminal unit,FTU)优化配置模型,明确了FTU配置数目、布点位置对故障可观测的影响,并通过遗传算法求解FTU优化配置方案。配电网故障可观测及合理配置FTU可降低故障定位及隔离给用户带来的停电风险,IEEE 33节点仿真算例验证了文中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式智能电网的构成和发展规划研究 [J].
杨德昌 ;
李勇 ;
CRehtanz ;
刘泽洪 ;
罗隆福 .
电网技术, 2009, 33 (20) :13-20
[2]   基于遗传算法的配电网故障定位 [J].
郭壮志 ;
陈波 ;
刘灿萍 ;
许奎 ;
李剑峰 .
电网技术, 2007, (11) :88-92
[3]   蚁群算法在配电网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J].
陈歆技 ;
丁同奎 ;
张钊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6, (05) :74-77
[4]   基于贝叶斯公式的似然比形式的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 [J].
王英英 ;
罗毅 ;
涂光瑜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5, (19) :54-57
[5]   一种复杂配电网快速故障定位算法 [J].
苏永智 ;
潘贞存 ;
丁磊 .
电网技术, 2005, (18) :75-78
[6]   粗糙集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J].
束洪春 ;
孙向飞 ;
于继来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4, (03) :90-95
[7]   配电网故障定位的改进矩阵算法 [J].
王飞 ;
孙莹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3, (24) :45-46+49
[8]   配电自动化实用模式探讨 [J].
张建功 ;
杨子强 ;
王建彬 ;
刘东 .
电网技术, 2003, (01) :80-83+87
[9]   配电网故障区间定位的高级遗传算法 [J].
卫志农 ;
何桦 ;
郑玉平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 (04) :128-131
[10]   FTU的重合闸控制策略 [J].
刘健 ;
勾新鹏 .
电网技术, 2002, (04)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