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晚古生代地层中的沉积灰岩墙研究进展

被引:27
作者
彭阳
胡贵昂
陆刚
章雨旭
乔秀夫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桂林,,桂林,,北京,,北京,
关键词
沉积灰岩墙; 地震灾变事件; 桂西北右江盆地; 晚古生代; 三叠纪; 右江盆地; 广西;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4.06.010
中图分类号
P534 [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桂西北晚古生代地层中近直立的二叠纪、三叠纪沉积灰岩墙与围岩时代相差最大超过 80 Ma(中二叠统茅口组灰岩墙插入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中 ) ,有人推测岩墙至少切穿整个石炭系、是海底扩张造成的巨型张裂隙 ;有人认为它是古构造间断面上古褶皱轴面裂隙充填。但这两种认识都有无法解释的矛盾。笔者识别出沉积灰岩墙内的变形平行层理和垂直贯入层理为地震灾变事件记录 ,认为沉积灰岩墙是地震液化沉积物流贯入地裂缝形成 ,是强地震事件在软硬岩层中的不同响应。同时发现与同沉积断裂伴生的台地边缘角砾岩是震裂岩、并有同期斜坡相塌积砾屑灰岩和盆地浊积岩 (夹多层玄武岩 ) ,从而揭示右江盆地内二叠纪—早三叠世火山—构造—地震—沉积系统、并初步解释了沉积灰岩墙成因。沉积灰岩墙表明右江盆地晚古生代有多个地震活跃期 ,灰岩墙与围岩的时间差标志多期局域构造活动。从而质疑早石炭世—中二叠世“右江盆地为稳定碳酸盐岩台地阶段”,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将可能引起地层和构造关系的重新调整 ,进而对右江盆地演化和全球超大陆裂解提出重要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13 / 619+671 +67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桂西北上二叠统及下三叠统古岩溶不整合 [J].
陆刚 ;
韦文林 ;
张能 ;
胡贵昂 ;
李文强 .
南方自然资源, 2002, (04) :5-10
[2]   桂西晚古生代深水相地层 [J].
邝国敦 ;
吴浩若 .
地质科学, 2002, (02) :152-164
[3]   桂西北二叠纪灰岩墙(脉)的地震成因解释 [J].
乔秀夫 ;
彭阳 ;
高林志 .
地质通报, 2002, (02) :102-104
[4]   古郯庐带沧浪铺阶地震事件、层序及构造意义 [J].
乔秀夫 ;
高林志 ;
彭阳 ;
李海兵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1) :911-918
[5]   桂西晚古生代深水沉积研究的新进展 [J].
邝国敦 .
南方自然资源, 2001, (03) :1-6
[6]   河北平泉中元古代高于庄组震积岩及地震节律 [J].
刘鹏举 .
现代地质, 2001, (03) :266-268+357
[7]   大连上震旦统地震灾变事件研究 [J].
彭阳 ;
杨天南 ;
乔秀夫 ;
李典志 ;
王国桢 ;
杨中柱 ;
杨小波 .
地质学报, 2001, (02) :221-227+292
[8]   滇桂交界处古特提斯的洋岛和岛弧火山岩 [J].
吴根耀 ;
吴浩若 ;
钟大赉 ;
邝国敦 ;
季建清 .
现代地质, 2000, (04) :393-400
[9]   右江盆地海相泥盆系-中三叠统层序界面成因类型与盆地演化 [J].
侯中健 ;
陈洪德 ;
田景春 ;
覃建雄 ;
彭军 .
沉积学报, 2000, (02) :205-209
[10]   广西加里东运动构造古地理问题 [J].
吴浩若 .
古地理学报, 2000, (01) :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