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桂西北晚古生代地层中的沉积灰岩墙研究进展
被引:27
作者:
彭阳
胡贵昂
陆刚
章雨旭
乔秀夫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桂林,,桂林,,北京,,北京,
来源:
关键词:
沉积灰岩墙;
地震灾变事件;
桂西北右江盆地;
晚古生代;
三叠纪;
右江盆地;
广西;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4.06.010
中图分类号:
P534 [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桂西北晚古生代地层中近直立的二叠纪、三叠纪沉积灰岩墙与围岩时代相差最大超过 80 Ma(中二叠统茅口组灰岩墙插入中泥盆统东岗岭组中 ) ,有人推测岩墙至少切穿整个石炭系、是海底扩张造成的巨型张裂隙 ;有人认为它是古构造间断面上古褶皱轴面裂隙充填。但这两种认识都有无法解释的矛盾。笔者识别出沉积灰岩墙内的变形平行层理和垂直贯入层理为地震灾变事件记录 ,认为沉积灰岩墙是地震液化沉积物流贯入地裂缝形成 ,是强地震事件在软硬岩层中的不同响应。同时发现与同沉积断裂伴生的台地边缘角砾岩是震裂岩、并有同期斜坡相塌积砾屑灰岩和盆地浊积岩 (夹多层玄武岩 ) ,从而揭示右江盆地内二叠纪—早三叠世火山—构造—地震—沉积系统、并初步解释了沉积灰岩墙成因。沉积灰岩墙表明右江盆地晚古生代有多个地震活跃期 ,灰岩墙与围岩的时间差标志多期局域构造活动。从而质疑早石炭世—中二叠世“右江盆地为稳定碳酸盐岩台地阶段”,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将可能引起地层和构造关系的重新调整 ,进而对右江盆地演化和全球超大陆裂解提出重要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13 / 619+671
+671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