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秦岭大巴山地形对陕南强降水的影响研究
被引:76
作者:

毕宝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刘月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李泽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来源:
关键词:
暴雨;
地形;
秦岭;
大巴山;
动力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 [普通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通过对地形敏感性试验的数值分析,认为大巴山使秦岭山脊、汉江河谷降水减小;使秦岭东南坡和渭河河谷下游强降水增加,大巴山本身降水增加幅度最大;大巴山峡口地形将大量暖湿气流向北输送,在秦岭南侧和东侧的迎风坡上产生强降水,而峡口两侧由于地形阻挡气流通过,使其下游地区降水减少。秦岭使大巴山和汉江河谷、陕北降水增加,使山脉本身降水减少,秦岭山脉对降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地形产生的垂直次级环流实现的;秦岭的地形高度变化与山脊降水量具有反相关关系,与山谷降水量关系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485 / 4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02.6”陕南大暴雨的结构及成因分析
[J].
毕宝贵
;
鲍媛媛
;
李泽椿
.
高原气象,
2006, (01)
:34-44

毕宝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鲍媛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李泽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2]
2002年6月8~9日陕南大暴雨数值模拟研究
[J].
毕宝贵
;
刘月巍
;
李泽椿
.
大气科学,
2005, (05)
:814-826

毕宝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刘月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李泽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3]
“98.5”华南前汛期暴雨的非静力数值模拟和中尺度系统分析
[J].
文莉娟
;
程麟生
;
隆霄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2)
:223-231

文莉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

程麟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

隆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
[4]
初夏青藏高原东侧一次特大暴雨的综合分析
[J].
张弘
;
孙伟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2)
:232-239

张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孙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
[5]
2002年6月8~9日陕南大暴雨系统的中尺度分析
[J].
毕宝贵
;
刘月巍
;
李泽椿
.
大气科学,
2004, (05)
:747-761+805

毕宝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

刘月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

李泽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
[6]
青藏高原东北侧突发性暴雨地面能量场特征分析
[J].
杜继稳
;
李明娟
;
张弘
;
孙伟
.
高原气象,
2004, (04)
:453-457

杜继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陕西省气象台,陕西省气象台,陕西省气象台陕西西安,陕西西安,陕西西安,陕西西安

李明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陕西省气象台,陕西省气象台,陕西省气象台陕西西安,陕西西安,陕西西安,陕西西安

张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陕西省气象台,陕西省气象台,陕西省气象台陕西西安,陕西西安,陕西西安,陕西西安

孙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陕西省气象台,陕西省气象台,陕西省气象台,陕西省气象台陕西西安,陕西西安,陕西西安,陕西西安
[7]
中尺度地形对“98.7”鄂东特大暴雨的动力作用
[J].
崔春光
;
闵爱荣
;
胡伯威
.
气象学报,
2002, (05)
:602-612

崔春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暴雨研究所

闵爱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暴雨研究所

胡伯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暴雨研究所
[8]
华南“94·6”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及其环境场研究 Ⅱ.物理过程、环境场以及地形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作用
[J].
孙建华
;
赵思雄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2, (05)
:633-646

孙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赵思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9]
一次华南暴雨的中尺度结构及复杂地形的影响
[J].
孙健
;
赵平
;
周秀骥
.
气象学报,
2002, (03)
:333-342

孙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赵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西北区东部一次暴雨的数值模拟试验
[J].
王劲松
;
李耀辉
;
康凤琴
;
张华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3)
:258-266

王劲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李耀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康凤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张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