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多层次利用模式探讨

被引:19
作者
王颖 [1 ]
赵言文 [2 ]
丁美 [2 ]
籍春蕾 [2 ]
王春梅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秸秆; 循环; 综合利用;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0.04.037
中图分类号
S38 [农产品的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质资源,如何推进秸秆的开发利用,保护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分析了江苏省秸秆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秸秆循环利用的必要性及需要贯彻的原则,探讨了秸秆多层次循环利用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预测了秸秆利用技术产业化发展和多层次利用的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393 / 39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直播稻产量及稻田土壤碳固定的影响 [J].
段华平 ;
牛永志 ;
李凤博 ;
卞新民 .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03) :706-708
[2]   农作物秸秆利用 [J].
海生 .
湖南农机, 2009, (02) :31-31
[3]   农林生物质的高效、无公害、资源化利用 [J].
张齐生 ;
周建斌 ;
屈永标 .
林产工业, 2009, 36 (01) :3-8
[4]   不同量秸秆机械化还田对稻麦产量及土壤碳活性的影响 [J].
张永春 ;
汪吉东 ;
聂国书 ;
丁汉平 ;
孙丽 ;
许仙菊 ;
王志明 .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24 (06) :833-838
[5]   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原则——就地、大量、简易还田 [J].
马谈斌 .
江苏农业学报, 2008, (04) :436-439
[6]   发展秸秆产业的思考 [J].
李荣刚 .
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 2008, (01) :15-17
[7]  
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注意事项[J]. 康银林,景炜明,袁虎林,吕金仓,曹小丽.西北园艺(蔬菜专刊). 2007(05)
[8]   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经验述评 [J].
汤天滋 .
财经问题研究, 2005, (02) :21-27
[9]   试论生态农业中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 [J].
鲁开宏 .
农村生态环境, 1988, (04) :33-36
[10]  
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M].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孟海兵,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