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可达性与经济联系格局演化研究

被引:21
作者
韩艳红 [1 ,2 ]
陆玉麒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南京晓庄学院地理系
关键词
南京都市圈; 可达性; 经济联系; 引力模型; 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南京都市圈为例,选取1993、1999、2005和2011年4个典型年份,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引力模型,计算南京都市圈的可达性、经济联系量和经济联系隶属度,深入研究南京都市圈空间联系格局和空间联系方向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南京都市圈可达性改善显著,平均可达性提高明显,但各城市可达性提高的幅度差别较大;(2)南京都市圈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经济联系格局由点轴结构向网络结构演变,南京成为区域经济联系中心城市;(3)从经济联系隶属度分析来看,南京是区域空间联系的集聚中心,与其它城市形成了众星捧月的空间联系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641 / 16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武汉城市圈城乡道路网拓扑通达性的时空演化 [J].
刘承良 ;
余瑞林 ;
段德忠 ;
张红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02) :170-179
[2]   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可达性的影响研究——以皖北地区为例 [J].
何丹 ;
杨犇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10) :1264-1275
[3]   基于交通流视角的浙江省县域空间联系格局研究 [J].
江勇 .
经济地理, 2012, 32 (12) :73-78
[4]   基于公路客流趋势的省域城市间关系与结构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J].
罗震东 ;
何鹤鸣 ;
韦江绿 .
地理科学, 2012, 32 (10) :1193-1199
[5]   教育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评价与规划——以江苏省仪征市高级中学为例 [J].
韩艳红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 2012, 32 (07) :822-827
[6]   高速铁路影响下的长三角城市群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变 [J].
赵丹 ;
张京祥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4) :391-398
[7]   兰州-西宁-银川城市带空间联系分析 [J].
张杰 ;
侯彩霞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 (02) :42-46
[8]   基于城市空间要素分析的浙中城市群结构特征研究 [J].
李王鸣 ;
柴舟跃 ;
江佳遥 .
地理科学, 2011, 31 (03) :295-301
[9]   基于交通可达性的中国地级以上城市腹地划分 [J].
蒋海兵 ;
徐建刚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4) :58-64+69
[10]   江淮城市群空间联系及整合模式 [J].
李俊峰 ;
焦华富 .
地理研究, 2010, 29 (03) :53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