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的去权与形成机制——以安徽天堂寨旅游区为例

被引:20
作者
韩国圣 [1 ]
吴佩林 [1 ]
黄跃雯 [2 ]
杨钊 [3 ]
机构
[1] 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
[2] 世新大学管理学院观光学系
[3]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社区旅游; 旅游发展; 旅游去权; 安徽天堂寨旅游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以安徽省天堂寨旅游区为案例地,运用深度访谈、制度文本分析、典型个案分析,研究中国政治经济背景下山区旅游业发展初期阶段对社区居民的去权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①山区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在生产生活空间、自然资源使用、信息获取、旅游获益与旅游参与五个方面产生了去权效果。②山区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去权的形成机制是政府发展战略与制度设计、社区精英关系网络与居民个人社会经济条件和社会支持综合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揭示多个社区利益群体相互联合对社区居民去权的过程与机制,政策建议是通过完善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方式、加强行政监督、及时发布相关旅游发展信息、加强居民旅游参与的能力建设,使这种旅游发展政策发挥更佳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948 / 1963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制度增权: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之土地权利变革 [J].
左冰 ;
保继刚 .
旅游学刊, 2012, 27 (02) :23-31
[2]   旅游扶贫中社区居民态度的分异与主要矛盾——以中俄边境村落室韦为例 [J].
李燕琴 .
地理研究, 2011, 30 (11) :2030-2042
[3]   质性方法在城市社会空间研究中的应用 [J].
冯健 ;
吴芳芳 .
地理研究, 2011, 30 (11) :1956-1969
[4]   乡村旅游社区居民社会排斥的多维度感知——江西婺源李坑村案例的质化研究 [J].
郭华 ;
甘巧林 .
旅游学刊, 2011, 26 (08) :87-94
[5]   旅游发展初级阶段弱权利意识型古村落社区增权研究——以浙江省楠溪江芙蓉村为例 [J].
翁时秀 ;
彭华 .
旅游学刊, 2011, 26 (07) :53-59
[6]   政府与村民的行为对古村落保护及景观变迁的影响——基于本土社会学理论视角 [J].
翁时秀 ;
彭华 .
地理科学, 2011, 31 (03) :372-377
[7]   旅游发展与乡村劳动力回流研究——以西递村为例 [J].
张骁鸣 ;
保继刚 .
地理科学, 2009, 29 (03) :360-367
[8]   旅游增权理论本土化研究——云南迪庆案例 [J].
左冰 .
旅游科学, 2009, 23 (02) :1-8
[9]   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地方政府与国家的关系互动 [J].
赵德余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2) :93-129+244
[10]   伤残农民工“私了”的去权机制分析——以激发权能理论为视角 [J].
周林刚 ;
朱昌华 .
甘肃社会科学, 2009, (01)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