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1911年苏沪浙地区风暴潮分布的时空特征

被引:12
作者
邓辉
王洪波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1368-1911年; 风暴潮; 时空分布; 海侵界线; 苏沪浙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3 [潮汐];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搜集到1368-1911年苏沪浙地区风暴潮记录2119条,以此为基础,重建区域历史风暴潮发生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分布。从年内分布情况看,苏沪浙地区历史风暴潮主要发生在6-10月,其中7-9月占80%,8月为全年最高值,占37%。68.56%的历史风暴潮发生在农历朔望日前后,其中发生在朔日前后(农历二十七至次月初四)的占35.57%,发生在望日前后(农历十三至十九)的占32.99%。小波分析结果显示:风暴潮年际变化时间序列存在54 a、30 a、17 a周期。历史风暴潮引起的海侵多发生在沿海地区,苏北地区历史风暴潮海侵淹没界线达4 m高程,长三角地区历史风暴潮海侵淹没界线达5 m高程,杭州湾沿岸、浙东沿海地区则分别达5 m和6 m高程。
引用
收藏
页码:2343 / 235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1644-1911年中国华东与华南沿海台风入境频率 [J].
潘威 ;
满志敏 ;
刘大伟 ;
颜停霞 .
地理研究, 2014, 33 (11) :2195-2204
[2]   公元1644—194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台风频次序列重建 [J].
张向萍 ;
叶瑜 ;
方修琦 .
古地理学报, 2013, 15 (02) :283-292
[3]   基于方志资料重建1644-194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台风频次序列(英文) [J].
张向萍 ;
叶瑜 ;
方修琦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2, 22 (05) :810-824
[4]   1644~1911年影响华东沿海的台风发生频率重建 [J].
潘威 ;
王美苏 ;
满志敏 ;
崔建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2) :237-241
[5]   188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台风灾害事件重建 [J].
叶瑜 ;
方修琦 ;
张向萍 .
古地理学报, 2010, 12 (06) :665-674
[6]   台风在我国登陆地点的年际变化及其与夏季东亚/太平洋型遥相关的关系 [J].
黄荣辉 ;
王磊 .
大气科学, 2010, 34 (05) :853-864
[7]   最近一千年来我国的登陆台风及其与ENSO的关系 [J].
梁有叶 ;
张德二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2) :120-121
[8]   登陆我国台风研究概述 [J].
陈玉林 ;
周军 ;
马奋华 .
气象科学, 2005, (03) :319-329
[9]  
Wavelet Analysis of Several Important Periodic Properties in the Relative Sunspot Numbers[J]. Gui-Ming Le and Jia-Long Wang 1 Center for Space Science and Applied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lgm 2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12.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03(05)
[10]   中国沿海风暴潮灾害的历史变化及未来趋向 [J].
杨桂山 .
自然灾害学报, 2000, (03)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