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威优35、威优64的高产结构

被引:7
作者
吴志强
林文雄
梁义元
机构
[1] 福建农学院农学系
关键词
杂交稻; 高产结构; 威优35; 威优64;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采用相关、多元回归及通径分析方法,分析1984年福建16个县杂交早稻威优35、威优64在120块高产田的产量结构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找出栽培的主攻目标。1985年又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如下: 1、威优35、威优64都表现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或净作用最大,结实率次之。说明要获得高产,增加总粒数是关键。 2、通径分析表明,威优64以增加有效穗数来提高总粒数的直接作用大,威优35则以增加每穗粒数来提高总粒数的作用大。即威优64在保持一定穗粒数的基础上以增加有效穗数来达到增产,威优35则以保穗数攻大穗来获得高产。 3、威优35的总粒数与结实率的矛盾尖锐。分析结果表明,每公顷355.05万穗,每穗177.9粒可以协调高产,发挥增产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杂交水稻“南优3号”籽粒发育动态研究 [J].
朱庆森 ;
曹显祖 ;
顾自奋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1, (01) :43-48+99
[2]   杂交水稻的高产结构 [J].
吴志强 ;
林菲 ;
吴天送 ;
李玉凯 ;
梁仪元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0, (02) :22-31
[3]   对杂交稻、国际稻的生产性能及合理利用的几点看法 [J].
何杰昇 ;
成敬生 ;
翁训珠 .
江苏农业科学, 1980, (02)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