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结合生态需水的黄河水资源水质水量联合评价
被引:7
作者
:
夏星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夏星辉
杨志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志峰
吴宇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吴宇翔
机构
: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
环境科学学报
|
2007年
/ 01期
关键词
:
水资源;
水质;
河水生态功能强度;
黄河;
D O I
:
10.13671/j.hjkxxb.2007.01.027
中图分类号
: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在分析河水满足人类用水和河道生态功能需水双重功能的前提下,提出了河水生态功能强度的概念,以及结合生态需水的流域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的方法.根据黄河流域1997~1999年间主要水文站点逐月的水质监测数据、水文数据及各取水口逐月的取水量数据,结合生态需水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进行了水质水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水生态功能强度的时空分布不均,这与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分布相关.在1997、1998和1999年,黄河总可利用水资源量分别为371.17×108、425.50×108和500.64×108m3,其中具备河道生态功能的水资源量分别为129.51×108、151.51×108和205.88×108m3,远远小于维持河道生态系统健康所需的水资源量230.60×108m3,导致了黄河断流和其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针对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的可用水资源量联合评估方法
[J].
夏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夏军
;
王渺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王渺林
;
王中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王中根
;
牛存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牛存稳
;
严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严冬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5)
:752
-760
[2]
从水质水量相结合的角度再论黄河的水资源
[J].
夏星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夏星辉
;
杨志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杨志峰
;
沈珍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沈珍瑶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5)
:595
-600
[3]
从水质水量相结合的角度评价黄河的水资源
[J].
夏星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夏星辉
;
张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曦
;
杨志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志峰
;
沈珍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珍瑶
;
李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3)
:293
-299
[4]
从水质角度论黄河干流水资源
[J].
周劲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周劲松
;
夏星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夏星辉
;
杨志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杨志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3)
:338
-342
[5]
现代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研究
[J].
王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
王浩
;
王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
王建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秦大庸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传友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江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姚治君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1)
:12
-17
[6]
流域生态需水规律.[M].杨志峰[等]著;.科学出版社.2006,
[7]
生态环境需水量理论、方法与实践.[M].杨志峰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
←
1
→
共 7 条
[1]
针对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的可用水资源量联合评估方法
[J].
夏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夏军
;
王渺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王渺林
;
王中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王中根
;
牛存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牛存稳
;
严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严冬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5)
:752
-760
[2]
从水质水量相结合的角度再论黄河的水资源
[J].
夏星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夏星辉
;
杨志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杨志峰
;
沈珍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沈珍瑶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5)
:595
-600
[3]
从水质水量相结合的角度评价黄河的水资源
[J].
夏星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夏星辉
;
张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曦
;
杨志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志峰
;
沈珍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珍瑶
;
李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3)
:293
-299
[4]
从水质角度论黄河干流水资源
[J].
周劲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周劲松
;
夏星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夏星辉
;
杨志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杨志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3)
:338
-342
[5]
现代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研究
[J].
王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
王浩
;
王建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
王建华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秦大庸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传友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江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姚治君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1)
:12
-17
[6]
流域生态需水规律.[M].杨志峰[等]著;.科学出版社.2006,
[7]
生态环境需水量理论、方法与实践.[M].杨志峰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