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消费发展指数测度研究

被引:14
作者
倪琳
成金华
李小帆
杨昕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生态消费; 发展指数; 主成分分析; 区域差异; 空间自相关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6.1 [人民消费水平、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构建了涵盖消费水平适度、消费结构合理、消费方式健康、消费规模增长、消费环境和谐五个维度的生态消费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对2003-2012年中国及各省区生态消费发展指数进行了测度。然后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我国生态消费的演化格局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全国生态消费发展指数处于1.530-4.702之间,整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消费方式健康、消费规模增长、消费环境和谐、消费水平适度、消费结构合理对生态消费发展指数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但贡献大小依次降低。生态消费发展指数及变动幅度在不同区域、省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从区域层面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2003-2012年生态消费发展指数的均值依次为4.216,2.517和1.973,生态消费发展指数呈现由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逐渐递减的状态。从省级层面看,生态消费发展指数较高的省区集聚于东部地区,而生态消费发展指数较低的省区则集中于西部地区。从全局空间自相关来看,2003-2012年中国各省份生态消费发展指数的全局Moran’s I值均显著为正,表明各地的生态消费发展存在不断增强的空间集聚效应。由Moran’s I散点图分析可知,72.9%左右的省份表现为在地理空间上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高高和低低集聚分布为主),生态消费分布的"两极化"空间特征明显。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生态消费的发展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积极践行生态消费,完善引领生态消费的政策体系,寻求生态消费区域协调发展新渠道。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分析 [J].
张欢 ;
成金华 ;
陈军 ;
倪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6) :22-29
[2]   湖北省生态消费模式发展状况评价研究 [J].
倪琳 ;
陈军 ;
李梦琴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4, 27 (02) :55-61
[3]   中国生态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化研究 [J].
成金华 ;
孙琼 ;
郭明晶 ;
徐文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1) :47-54
[4]   可持续性消费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 [J].
杜延军 .
生态经济, 2013, (08) :73-76
[5]   生态文明视角下旅游投资效益评估体系的构建 [J].
路琪 ;
石艳 .
宏观经济研究, 2013, (07) :39-48+111
[6]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J].
李天星 .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 (06) :1085-1092
[7]   陕西省生态消费模式发展状况评价与对策研究 [J].
肖军 ;
文启湘 ;
王贵森 .
消费经济, 2012, 28 (03) :12-15
[9]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研究 [J].
张馨 ;
牛叔文 ;
赵春升 ;
胡莉莉 .
中国软科学, 2011, (09) :65-75
[10]   中国居民最终需求的碳排放测算 [J].
周平 ;
王黎明 .
统计研究, 2011, 28 (07) :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