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理论在计算机网络犯罪中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案

被引:27
作者
米铁男
机构
[1]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共同犯罪; 网络共同犯罪; 消极帮助犯; 加重型帮助犯; 潜在加重型帮助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1 [犯罪];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共同犯罪行为中的意思联络和协作行为明显弱化,甚至出现了共犯关系消失的趋势。与此同时,共同犯罪故意要件的缺乏、网络犯罪帮助行为社会危害性的提高以及中国共同犯罪折中理论的缺陷等等,都使网络共同犯罪的认定与处罚变得困难。鉴于此,可以考虑把一些社会危害性极大的网络帮助和技术支持行为实行犯化,重新审视网络服务提供者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引入共犯的限制从属性说,从而解决网络帮助行为的定罪问题。另外,通过对网络共同犯罪问题的讨论,进而也引起对中国犯罪论体系重构的反思。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3+161 +16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论欧洲刑事法一体化背景下的德国网络犯罪立法 [J].
皮勇 .
中外法学, 2011, 23 (05) :1038-1060
[2]   网络犯罪与中国刑法应对 [J].
于志刚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3) :109-126+222
[3]  
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看网络犯罪心理.[J].傅晋斌;.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 01
[4]   网络共同犯罪若干疑难问题探讨 [J].
张俊霞 .
河北法学, 2007, (11) :190-197
[5]   论网络共同犯罪 [J].
黄晓亮 ;
黄伯青 .
犯罪研究, 2007, (04) :14-19
[6]   网络共同犯罪之我见 [J].
刘守芬 ;
丁鹏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5, (05) :98-106
[7]   试论网络共同犯罪 [J].
赵秉志 ;
张新平 .
政法论坛, 2002, (05) :53-59
[8]  
新型网络犯罪问题研究.[M].季境; 张志超; 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
[9]  
现代刑法学总论.[M].王世洲;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0]  
教义刑法学.[M].陈兴良;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