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理论中的金融因素:若干认识误区

被引:8
作者
马勇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关键词
宏观经济理论; 金融; 信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0 [金融、银行理论]; F015 [宏观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04 ;
摘要
本文以主流宏观经济学的若干认识误区为切入点,对宏观经济理论中的金融因素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反思。这一反思主要围绕以下六个基本命题展开:一是金融因素在宏观经济中的影响被严重低估,二是主流货币政策框架的致命缺陷源于其政策视野的短期性,三是货币与信用的创造机制存在着本质差别,四是财政机制与信用机制并非独立,五是金融创新指向信用创造并改变了经济金融环境,六是泡沫问题金融化的本质在于杠杆扩大化。这些命题的共同启示是: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在纳入内生性金融因素的基础上予以系统重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3+123 +12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货币的非国家化.[M].(英) 哈耶克; 著.新星出版社.2007,
[2]  
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M].瞿强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金融创新与市场的波动性.[M].(美)莫顿·米勒(MertonMiller)著;王中华;杨林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4]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与金融稳定 [J].
本伯南克 ;
李志军 ;
司马亚玺 .
中国金融, 2012, (12) :29-31
[5]   泡沫、实体经济与金融危机:一个周期分析框架 [J].
陈雨露 ;
马勇 .
金融监管研究, 2012, (01) :1-19
[6]   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 [J].
周莉萍 .
金融评论, 2011, 3 (04) :37-53+124
[7]   系统性金融风险:一个经典注释 [J].
马勇 .
金融评论, 2011, 3 (04) :1-17+123
[8]   金融危机应对政策的有效性:基于40起事件的实证研究 [J].
陈雨露 ;
马勇 .
财贸经济, 2011, (01) :41-48+136
[9]   金融危机中的信息机制:一个新的视角 [J].
陈雨露 ;
马勇 ;
李濛 .
金融研究, 2010, (03) :1-15
[10]   信贷扩张、监管错配与金融危机:跨国实证 [J].
马勇 ;
杨栋 ;
陈雨露 .
经济研究, 2009, 44 (12) :9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