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区块化:理论机理与定量测度

被引:6
作者
臧新
刘佳慧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区块化; 中间品贸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4.1 [国际分工];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全球价值链区块化"反映了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经济活动在某些区域集中的现象和趋势,是全球价值链在世界经济版图上"多重均衡"的"中心—外围"区域集中现象。"全球价值链区块化"的形成源于国家贸易利益、新经济地理、产业结构及产业关联、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保护政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采用全球中间品贸易矩阵、国家与区域的中间品双向贸易结合度等指标进行定量测度的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空间分布的"区块化"现象客观存在,集中于东亚、欧洲和北美三大区域;分离的三大区块分别依托中国、德国、美国等核心国跨区块的贸易链接成为全球性的价值链网络。中国作为东亚价值链区块的核心国家,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性危机,应努力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助力全球经济的复苏,展现大国担当,加强全球和区域价值链合作,提高与各国价值链链接的韧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53+255 +25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全球价值链网络中的“三足鼎立”格局分析 [J].
鞠建东 ;
余心玎 ;
卢冰 ;
李昕 .
经济学报, 2020, 7 (04) :1-20
[2]   生产者服务贸易与全球价值链的“区块化” [J].
黄建忠 ;
吴逸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20 (01) :49-60+147
[3]   全球化还是区域化——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及演变 [J].
葛阳琴 ;
谢建国 .
国际经贸探索, 2017, 33 (01) :17-31
[4]   从嵌入全球价值链到主导区域价值链——“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J].
魏龙 ;
王磊 .
国际贸易问题, 2016, (05) :104-115
[5]   要素禀赋、地理因素与新国际分工 [J].
徐康宁 ;
王剑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6) :65-77+204
[6]   产品内分工 [J].
卢锋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55-82
[7]  
全球价值链和国际发展[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加里·杰里菲, 2017
[8]  
地理和贸易[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著, 2000
[9]  
Supply‐chain Trade: A Portrait of Global Patterns and Several Testable Hypotheses[J] . Richard Baldwin,Javier Lopez‐Gonzalez.World Econ . 201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