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非达西渗流煤层气羽状井开发机理研究

被引:9
作者
王新海 [1 ]
张冬丽 [2 ]
宋岩 [3 ]
机构
[1]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藏所
[3]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煤层气; 低渗; 非达西渗流; 羽状井; 开发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建立了非均质各向异性双重介质煤层气定向羽状水平井开采的较完整的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与气体吸附、解吸、扩散相耦合的三维气、水两相渗流;考虑了储层的压力敏感性;考虑了煤层本身所具有的低渗透特性,即低渗透地层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考虑了井筒内的压降损失。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煤层气羽状水平井的增产机理,指出羽状水平井的主支和分支在地层中广泛均匀延伸,使整个控制区域地层压力均匀、快速下降,增大了气体解吸扩散的机会,是羽状分支水平井促使煤层气产量提高的根本原因;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使煤层中羽状水平井的降压效果变差,从而使煤层气的产量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1437 / 14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煤层气羽状水平井开采数值模拟 [J].
张冬丽 ;
王新海 ;
宋岩 .
石油学报, 2006, (04) :89-92
[2]   煤层气羽状水平井开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增产机理 [J].
张冬丽 ;
王新海 .
科学通报, 2005, (S1) :147-154
[3]   煤层气羽状水平井开采数值模拟研究 [J].
张冬丽 ;
王新海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5, (04) :47-51
[4]   变形介质地层低渗非达西渗流的油藏数值模拟 [J].
王新海 ;
张冬丽 ;
席长丰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3) :13-15+4
[5]   我国煤层气开发面临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及对策 [J].
张新民 ;
解光新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2, (02) :19-22
[6]   考虑水平井筒压力损失的数值模拟方法 [J].
程林松 ;
兰俊成 .
石油学报, 2002, (01) :67-71+2
[7]   中国煤层气藏的特殊性及其开发技术要求 [J].
杨陆武 ;
孙茂远 .
天然气工业, 2001, (06) :17-19+112
[8]   储层参数压力敏感性研究 [J].
赵明跃 ;
王新海 ;
雷霆 ;
刘德海 ;
吉玉林 .
油气井测试, 2001, (04) :3-4+74
[9]   油层中渗流与水平井筒内流动的耦合模型 [J].
刘想平 ;
郭呈柱 ;
蒋志祥 ;
刘翔鹗 ;
郭尚平 .
石油学报, 1999, (03) :90-94+7
[10]  
中国煤层气勘探与开发.[M].李文阳等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