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病病毒Fa株gI和gp63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被引:13
作者
颜其贵
郭万柱
余光开
王琴
娄高明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沪州医学院
[3]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
[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重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55.3 [病毒病];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coI消化含有伪狂犬病病毒(PRV)Fa侏BamHI-7片段的质粒PPB7,以低融点琼脂糖回收目的片段,经连接并转化E.coliDH5d,获得缺失3gI和部分gp63基因的重组质粒PPB7-1。将PRVFa与PPB7-1DNA共同转染PK15单层细胞,待出现50%以上细胞病变时收获病毒,并以蚀斑法得到纯化重组病毒株,命名为PFDI/D63。小鼠试验证实缺失株对小鼠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伪狂犬病毒闽A株基因文库的构建及物理图谱分析 [J].
汪铭书,郭万柱,娄高明,费恩阁,宣华 .
中国病毒学, 1994, (04) :347-350
[2]   应用32P标记DNA探针检测伪狂犬病病毒的研究 [J].
郭万柱 ;
冯炳芳 ;
曹军 ;
徐重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1) :52-56
[3]   猪伪狂犬病 [J].
佘永建 .
畜牧与兽医, 1987, (01) :29-33
[4]   伪狂犬病流行和疫苗免疫概况 [J].
袁庆志 ;
吴裕祥 .
家畜传染病, 1986, (02) :63-65
[5]   一次断奶仔猪伪狂犬病的暴发及其病原鉴定 [J].
佘永建 ;
周秀富 ;
周光荣 ;
黄伟 ;
刘应明 ;
张祖雨 .
兽医科技杂志, 1984, (10) :47-48
[6]  
动物病毒学[M]. 科学出版社 , 殷震,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