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东南盆地断裂构造与成因机制

被引:70
作者
谢文彦 [1 ]
张一伟 [1 ]
孙珍 [2 ]
姜建群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断裂; 构造演化; 动力机制; 琼东南盆地;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7.01.009
中图分类号
P736.1 [海洋地质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琼东南盆地断裂较为发育,主要发育NE、近EW和NW向的三组断裂,其中NE向和近EW向断裂是主要的控盆断裂。盆地早期发育主要受基底先存断裂的控制,形成了众多裂陷构造;晚期主要受热沉降作用控制,断裂不太发育,对沉积的控制作用较弱,从而使盆地具有典型的裂陷盆地和双层结构特征。琼东南盆地受到太平洋俯冲后撤、印藏碰撞和南海张开等多期构造的作用,盆地的裂陷期可以分为两阶段:始新世—早渐新世的整体强张裂期,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弱张裂期。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南海北缘新生代盆地沉积与构造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J].
闫义 ;
夏斌 ;
林舸 ;
刘宝明 ;
阎贫 ;
李忠诚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 (02) :53-61
[2]   琼东南盆地断裂系统及其油气输导特征 [J].
李绪宣 ;
朱光辉 .
中国海上油气, 2005, (01) :1-7
[3]   琼东南盆地古近纪沉积充填演化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J].
钟志洪 ;
王良书 ;
李绪宣 ;
夏斌 ;
孙珍 ;
张敏强 ;
吴国干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1) :29-36
[4]   红河断裂带的新生代变形机制及莺歌海盆地的实验证据 [J].
孙珍 ;
钟志洪 ;
周蒂 ;
丘学林 ;
吴世敏 .
热带海洋学报, 2003, (02) :1-9
[5]   断坡带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以琼东南盆地为例 [J].
赵忠新 ;
王华 ;
陆永潮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1) :25-27
[6]   琼东南盆地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 [J].
魏魁生 ;
崔旱云 ;
叶淑芬 ;
厉大亮 ;
刘铁树 ;
梁建设 ;
杨国忠 ;
武丽 ;
周小鹰 ;
郝运轻 .
地球科学, 2001, (01) :59-66
[7]   莺-琼盆地天然气成因类型及气源剖析 [J].
何家雄 ;
陈伟煌 ;
李明兴 ;
不详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 , 2000, (06) :33-40
[8]   QDN盆地层序地层及生储盖组合分析 [J].
周小鹰 ;
魏魁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3) :244-248
[9]   琼东南盆地第三系层序地层分析 [J].
王根发 ;
吴冲龙 ;
周江羽 ;
李绍虎 .
石油实验地质, 1998, (02) :124-128
[10]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幕式裂陷的动力过程及10Ma以来的构造事件 [J].
李思田 ;
林畅松 ;
张启明 ;
杨士恭 ;
吴培康 .
科学通报, 1998, (08) :79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