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引黄灌区稻田氮磷流失特征初探

被引:17
作者
张学军 [1 ]
陈晓群 [1 ]
刘宏斌 [2 ]
赵营 [1 ]
罗建航 [1 ]
机构
[1]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宁夏引黄灌区; 灌溉; 氮磷流失; 非点源污染;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0.05.029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在宁夏引黄灌区选择相对封闭灌排体系作为试验监测区,通过2年在作物灌溉期间对试验监测区的灌排水中氮磷的跟踪监测,研究了该区域氮、磷流失,分析了支渠灌溉水、支沟排水中的氮磷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6年种稻区的氮磷流失明显高于2007年的稻旱区,稻区氮的流失负荷15.2kg·hm-2,磷的流失负荷6.9kg·hm-2;稻区比稻旱区氮磷流失严重,稻区总氮变幅在0.32~8.22mg·L-1,总磷变幅在0.012~0.921mg·L-1,均超过水体富营养化指标;稻区支沟排水中氮磷组分变化与稻旱区一致,氮都是以硝态氮为主,磷以溶解性总磷和颗粒磷为主,支沟排水中的硝态氮动态变化与总氮变化一致,颗粒磷与总磷动态变化一致,均为前期颗粒磷含量较高,中后期较低,可溶性总磷与之相反;灌溉前期支沟排水中氮磷流失严重的几个时期,均是在各种作物施肥7~10d后,尤其氮、硝态氮流失严重,后期支沟排水中氮磷流失是由于传统的不合理的灌溉形成的地表径流,将灌溉水养分含量迁移到排水中,造成支沟排水氮磷流失加重。结合宁夏引黄灌区的自然条件、耕作方式等因素,综合分析了宁夏引黄灌区在作物灌溉期间非点源污染产生过程及污染特点,为该地区非点源污染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02 / 120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宁夏测土配方施肥技术.[M].马玉兰; 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 [2] 太湖流域土-水间的物质交换与水环境质量.[M].曹志洪;林先贵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6,
  • [3] 土壤农化分析.[M].鲍士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 [4] 内蒙古农业灌区夏、秋浇的氮磷流失变化
    曾阿妍
    郝芳华
    张嘉勋
    欧阳威
    张敏霞
    田伟君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5) : 838 - 844
  • [5] 青铜峡灌区氮素流失试验研究
    李强坤
    李怀恩
    胡亚伟
    孙娟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2) : 683 - 686
  • [6] 施用不同氮肥对坡耕地径流中N输出的影响
    付伟章
    史衍玺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12) : 104 - 109
  • [7] 论“稻田圈”在保护城乡生态环境中的功能 Ⅰ.稻田土壤磷素径流迁移流失的特征
    曹志洪
    林先贵
    杨林章
    胡正义
    董元华
    尹睿
    [J]. 土壤学报, 2005, (05) : 97 - 102
  • [8] 农业发展对黄河水质和氮污染的影响——以宁夏灌区为例
    于涛
    陈静生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05) : 1 - 7
  • [9] 农田非点源氮污染研究进展
    谢红梅
    朱波
    [J]. 生态环境, 2003, (03) : 349 - 352
  • [10] 农田氮、磷的流失与水体富营养化
    司友斌
    王慎强
    陈怀满
    [J]. 土壤, 2000, (04) : 188 -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