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中国水产养殖业地理集聚特征及空间演化机制
被引:33
作者:
姚成胜
[1
]
李政通
[1
,2
]
王维
[2
,3
]
廖洋琴
[1
,2
]
张新芝
[4
]
机构:
[1]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南昌大学计量经济研究会
[3] 南昌大学前湖学院
[4] 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水产养殖业;
地理集聚;
空间演化机制;
动态面板;
中国;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09.016
中图分类号:
F326.4 [渔业、水产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区位商指数、产业集中率与地区平均产业集中率4个指标以及动态面板模型对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地理集聚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其地理集聚的演变机制。结果表明:1978—2013年我国水产养殖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鱼类是水产养殖业主体,但贝类发展速度最快;1997—2012年我国水产养殖业呈现显著的地理集聚特征,其中贝类集聚水平最高,而鱼类最低,但水产养殖业的集聚水平呈不断下降趋势。从水产养殖业的空间演变来看,我国存在东部沿海海洋水产养殖带和内陆沿长江淡水水产养殖带,水产养殖业的南北分异特征明显,南方地区在水产品总量、鱼类和虾蟹类产量方面优于北方,但在贝类生产方面不如北方;水厂养殖业也存在显著的东西分异特征,以800mm和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可将全国划分为水产养殖条件优越区(>800mm)、一般区(400mm800mm)和限制区(<400mm)3类。从水产养殖业空间集聚演化机制方面来看,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其基本空间格局,技术水平提高、消费升级、政策推动以及市场利益驱动则推动着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的发展格局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7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