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低碳校园研究——以北京大学生态足迹为例

被引:51
作者
姚争 [1 ]
冯长春 [1 ]
阚俊杰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关键词
生态足迹; 低碳校园; 可持续发展; 对比分析; 北京大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国际社会的认可度逐渐提高,以低碳校园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可持续校园发展已经成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种趋势。如何测度、评价和建设低碳校园是当前高校规划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生态足迹模型是测度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对可持续和低碳校园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方法的借鉴意义。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以北京大学为例测算了其交通、能源及师生日常生活生态足迹,结果表明北京大学生态足迹存在总量显著,人均生态足迹较小,能源生态足迹份额高,交通和日常生活生态足迹低的特点。文章进一步将测算结果与国内外高校进行对比分析,从生态足迹的角度分析了低碳校园的特点和问题。文章最后基于测算结果有指向性地设计了生态足迹消减方案,并提出了基于生态足迹视角的低碳校园发展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63 / 11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福州大学城校园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实证研究
    王菲凤
    陈妃
    [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 84 - 89
  • [2] 校园生态足迹与节能减排学校行动——以河南大学为例
    鲁丰先
    秦耀辰
    刘姗姗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5) : 6503 - 6505+6512
  • [3] 大学校园的生态足迹探究
    姜倩倩
    迟美玲
    周燕
    闵元媛
    宋志伟
    [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08) : 138 - 141+146
  • [4] 沈阳市高校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研究
    李广军
    顾晓薇
    王青
    刘建兴
    严欢欢
    [J]. 资源科学, 2005, (06) : 140 - 145
  • [5] 高等教育的生态效率——大学校园生态足迹
    顾晓薇
    李广军
    王青
    刘建兴
    丁一
    刘敬智
    [J]. 冰川冻土, 2005, (03) : 418 - 425
  • [6] 兰州大学(盘旋路校区)2003年生态足迹调查分析
    蒋莉
    陈治谏
    沈兴菊
    不详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5, (02) : 82 - 85
  • [7] 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宣言[N]. 中国教育报. 2008 (003)
  • [8] 生态足迹评价模型的改进与应用[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谢鸿宇等, 2008
  • [9]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Wackernagel, M
    Onisto, L
    Bello, P
    Linares, AC
    Falfán, ISL
    García, JM
    Guerrero, AIS
    Guerrero, CS
    [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 29 (03) : 375 -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