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定位施肥对旱作塿土小麦产量、养分效率及养分平衡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杨旸 [1 ,2 ]
张树兰 [2 ]
杨学云 [2 ]
孙本华 [2 ]
机构
[1] 河套学院农学系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养分累积表观利用率; 塿土; 养分平衡;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7.05.20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文以20年塿土冬小麦-夏休闲轮作体系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平台,探讨小麦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及养分平衡对长期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试验包括7种施肥模式: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NP)、氮钾(NK)、磷钾(PK)、氮磷钾(NPK)、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MNPK)。结果表明,同时施入氮肥和磷肥处理的小麦产量上升趋势显著,年均增产幅度为219~265 kg hm-2。施氮肥处理土壤氮素盈余,施磷肥处理土壤磷素盈余。以N和NK氮素盈余最多,年均盈余分别为88 kg hm-2和66 kg hm-2,MNPK土壤磷素盈余达到107 kg hm-2。同时施入氮磷肥处理(NP、NPK)显著提高了氮(磷)肥的累积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MNPK仅显著提高了氮肥的累积表观利用率、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除了PK和MNPK外的其它处理,土壤钾素均呈亏缺状态,以NP亏缺最严重,达到103 kg hm-2a-1。施钾肥对钾肥累积表观利用率、钾肥农学效率以及钾肥偏生产力均没有明显影响。20年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以MNPK最高。旱作塿土合理的施肥措施为氮磷配合或有机肥配合氮肥。
引用
收藏
页码:1162 / 11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长期不同施肥对黄潮土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J].
魏猛 ;
张爱君 ;
诸葛玉平 ;
李洪民 ;
唐忠厚 ;
陈晓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 (02) :304-312
[2]   长期定位施肥对黄绵土区作物产量及养分回收率的影响 [J].
俄胜哲 ;
杨志奇 ;
罗照霞 ;
袁金华 ;
车宗贤 ;
王亚男 ;
曾希柏 ;
郭永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 (01) :55-63
[3]   黄土高塬沟壑区农田土壤养分与作物产量变化的长期监测 [J].
徐娜 ;
党廷辉 ;
刘文兆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 22 (05) :1240-1248
[4]   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黄绵土区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J].
俄胜哲 ;
杨志奇 ;
罗照霞 ;
袁金华 ;
车宗贤 ;
郭永杰 .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01) :104-110
[5]   长期施肥条件下黄潮土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 [J].
魏猛 ;
张爱君 ;
李洪民 ;
唐忠厚 ;
陈晓光 ;
诸葛玉平 .
华北农学报, 2015, (06) :226-232
[6]   长期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J].
罗照霞 ;
杨志奇 ;
俄胜哲 .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35 (04) :528-534
[7]   渭北旱塬坡耕地玉米-苜蓿间作对土壤养分和产量的影响 [J].
成婧 ;
吴发启 ;
云峰 ;
王健 ;
吴光艳 .
水土保持通报, 2013, 33 (04) :228-232
[8]   基于土壤氮素平衡的旱地冬小麦监控施氮 [J].
章孜亮 ;
刘金山 ;
王朝辉 ;
赵护兵 ;
杨宁 ;
杨荣 ;
曹寒冰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 (06) :1387-1396
[9]   基于黄土旱塬区长期定位试验的施肥效益分析 [J].
王改玲 ;
郝明德 ;
李燕敏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 (03) :129-132
[10]   黄土区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J].
杨晓 ;
郝明德 ;
李芳林 .
土壤通报, 2010, 41 (01) :164-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