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鲁北平原地下水同位素年龄及可更新能力评价
被引:24
作者:

杨丽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张光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刘中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刘春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2]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来源:
关键词:
地下水;
环境同位素;
年龄;
更新能力;
鲁北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笔者采用大量的地下水环境同位素数据,利用天然放射性氚和14C的通用测年技术,分别估算浅、深层地下水的形成年龄,评价地下水的可更新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鲁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自当地的大气降水和引黄河灌溉水,循环速度较快,循环时间20~50a,更新能力较强。深层地下水主要起源于古代大气降水,是在比现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由大气降水入渗形成,循环速度较慢,循环时间8~20ka,更新能力较弱。
引用
收藏
页码:235 / 2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鲁北平原地下水的劣变特征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J].
杨丽芝
;
张光辉
;
刘春华
;
刘中业
;
卫政润
;
韩晔
.
地质通报,
2008, (03)
:396-403

杨丽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张光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刘春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刘中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卫政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韩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2]
中国大尺度区域地下水演化研究起源与进展
[J].
张光辉
;
郝明亮
;
杨丽芝
;
聂振龙
.
地质论评,
2006, (06)
:771-776

张光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郝明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杨丽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聂振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3]
利用稳定同位素识别黑河流域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J].
陈宗宇
;
万力
;
聂振龙
;
申建梅
;
陈京生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06)
:9-14

陈宗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万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聂振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申建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陈京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4]
利用氚估算太行山前地下水更新速率
[J].
陈宗宇
;
陈京生
;
费宇红
;
张兆吉
;
张翠云
.
核技术,
2006, (06)
:426-431

陈宗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陈京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费宇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张兆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张翠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
[5]
银川平原地下水循环及其可更新能力评价的同位素证据
[J].
苏小四
;
林学钰
.
资源科学,
2004, (02)
:29-35

苏小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地下水环境安全研究所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林学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地下水环境安全研究所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7]
中国北方第四系地下水同位素分层及其指示意义
[J].
陈宗宇
;
张光辉
;
聂振龙
;
南云驹
.
地球科学,
2002, (01)
:97-104

陈宗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张光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聂振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南云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8]
海河流域平原地下水同位素年龄及其水化学区域分布特征
[J].
张光辉
;
陈宗宇
;
费宇红
;
聂振龙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4)
:412-414

张光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环境地质开放研究实验室

陈宗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环境地质开放研究实验室

费宇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环境地质开放研究实验室

聂振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环境地质开放研究实验室
[9]
华北平原地下水形成与区域水文循环演化的关系
[J].
张光辉
;
陈宗宇
;
费宇红
.
水科学进展,
2000, (04)
:415-420

张光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陈宗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河北平原地下水氢、氧、碳、氯同位素组成的环境意义
[J].
刘存富
;
王佩仪
;
周炼
.
地学前缘,
1997, (Z1)
:271-278

刘存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王佩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周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