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条件下冷型小麦叶片衰老特性研究

被引:7
作者
张宾
冯佰利
韩媛芬
郝彦宾
布都会
张嵩午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西安市种子管理站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杨凌
[4] 陕西杨凌
[5] 陕西西安
关键词
冠层温度; 冷型小麦; 衰老; 干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择典型的冷型小麦和暖型小麦为材料,通过测定功能叶净光合速率、群体冠层温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指标,研究干旱条件下不同温度型小麦开花后旗叶衰老特性。结果表明,在籽粒灌浆期间,冷型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含量变化明显优于暖型小麦,在籽粒灌浆后期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在小麦生产中,可以借助群体冠层温度作为衡量小麦代谢的功能指标,为旱地小麦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抗旱小麦的冷温特性研究 [J].
冯佰利 ;
王长发 ;
苗方 ;
张嵩午 ;
何永杰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6-10
[2]   小麦冷源及其性状特征的研究 [J].
张嵩午 ;
王长发 .
中国农业科学, 2001, (01) :40-45
[3]   冷型小麦及其生物学特征 [J].
张蒿午 ;
王长发 .
作物学报, 1999, (05) :608-615
[4]   小麦温型现象研究 [J].
张嵩午 .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5) :471-474
[5]   小麦旗叶自然衰老过程中清除活性氧能力的变化 [J].
沈文飚 ;
叶茂炳 ;
徐朗莱 ;
张荣铣 .
ActaBotanicaSinica, 1997, (07) :634-640
[6]   小麦叶片衰老生理变化的研究 [J].
肖凯,王殿武,张荣铣,方敏 .
麦类作物学报, 1994, (01) :46-48
[7]   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的冠层温度和产量稳定性 [J].
A. Blum ;
张转放 ;
武卷丽 .
麦类作物学报, 1991, (02) :35-37
[8]   超氧物歧化酶(SOD)在植物逆境和衰老生理中的作用 [J].
王建华 ;
刘鸿先 ;
徐同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1) :1-7
[9]   大豆种子超氧物歧化酶的研究 [J].
王爱国 ;
罗广华 ;
邵从本 ;
吴淑君 ;
郭俊彦 .
植物生理学报, 1983, (01) :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