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血管再通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用法探讨

被引:4
作者
张彤
机构
[1] 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动脉溶栓; 脑梗死;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血管再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血管再通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用法。方法选取北京世纪坛医院2007年1月-2012年6月以急性脑梗死入院进行动脉溶栓血管再通的患者9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试验组患者继续使用r-tPA达最高批准剂量(22 mg),对照组则停止溶栓。对入选患者进行为期90 d的随诊,收集其在该时间段内是否发生继发性脑出血、血管再闭塞等不良反应,并进行NIHSS量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结果治疗后24 h试验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72±4.80)分比(6.24±4.80)分,P=0.041]。在治疗后90 d时,试验组mRS评分预后良好者较对照组增多(87.7%比72.7%,P=0.022)。结论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血管再通后继续使用r-tPA直到22 mg是安全有效的。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 [J].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撰写组 ;
刘新峰 ;
张苏明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1, (12)
[2]   急诊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J].
焦晓东 ;
符长标 ;
唐铁钰 ;
张新江 ;
王苇 .
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3 (04) :394-396
[3]   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87例临床分析 [J].
王守春 ;
庞猛 ;
朱辉 ;
冯加纯 ;
房绍宽 ;
石明超 ;
饶明俐 ;
吴江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7, (05) :530-533
[4]   Outcome of acute stroke patients without visible occlusion on early arteriography [J].
Schellinger, PD .
STROKE, 2004, 35 (05) :1139-1140
[5]   Outcome after local intra-arterial fibrinolysis compared with the natural course of patients with a dens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n early CT [J].
Bendszus, M ;
Urbach, H ;
Ries, F ;
Solymosi, L .
NEURORADIOLOGY, 1998, 40 (01) :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