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技术治理悖论——从“默顿系统”迈向“牛顿系统”的技术治理转型

被引:33
作者
梁玉成
政光景
机构
[1]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关键词
技术治理悖论; 默顿系统; 牛顿系统; 计算社会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本研究将技术治理区分为"制度型技术治理"和"专业型技术治理",并分别对其形成机制和呈现特征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将"技术治理悖论"分类为"技术治理的反身性悖论"和"技术治理的外部性悖论",并提出其原因在于技术治理系统内部和其所处的治理体系环境都属于"默顿系统"。借此,本研究提出计算社会学的方式,从"默顿系统"不断逼近于"牛顿系统",以此来打破"技术治理悖论"。
引用
收藏
页码:4 / 22+242 +242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31]   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渠敬东 ;
周飞舟 ;
应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104-127+207
[32]   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社会学研究, 2008, (06) :1-21+243
[33]   自我实现预言理论之我见 [J].
盛思鑫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2) :7-11
[34]   西方经济学界外部性理论研究介评 [J].
向昀 ;
任健 .
经济评论, 2002, (03) :58-62
[35]   外部性的分类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 [J].
沈满洪 ;
何灵巧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1) :152-160
[36]   布坎南的政府失败理论及其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J].
忻林 .
政治学研究, 2000, (03) :86-94
[37]   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J].
盛宇明 .
经济研究, 2000, (05) :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