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效能、谦抑:二元化犯罪模式的法理审视

被引:17
作者
姜涛
机构
[1] 江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二元化犯罪模式; 激励; 效能; 谦抑; 羊群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犯罪模式的选择过程及其难点,首先就是如何妥善处理好犯罪化与非犯罪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寻找它们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二元化犯罪模式在中国并非一个简单的刑法问题,而是具有独特价值的法理问题。对此"问题"认知过程中产生的法理分析既影响到有关犯罪标准的制定,又反过来形成了犯罪标准的理想模型。因此应从激励、效能、谦抑等方面全方位审视这一犯罪模式,实现该犯罪模式从危机到契机的转化,并警惕该犯罪模式带来的羊群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
    张维迎
    邓峰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3) : 99 - 112+207
  • [2] 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
    张静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1) : 113 - 124+207
  • [3] 刑法谦抑的价值蕴含
    陈兴良
    [J]. 现代法学, 1996, (03) : 14 - 25+13
  • [4]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au)[著];何兆武选编;.商务印书馆.2002,
  • [5] 德国刑法教科书.[M].(德)弗兰茨·冯·李斯特(FranzV.Liszt)著;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
  • [6] 法律制度.[M].(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LawrenceM.Friedman)原著;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社.1994,
  • [7] 立法理论.[M].(英)边沁(Bentham;Jeremy)著;孙力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 [8] 刑法哲学.[M].陈兴良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 [9]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美)诺思(North;D.C.)著;陈郁等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
  • [10] 法和经济学.[M].(美)考特(Cooter;Robert);(美)尤伦(Ulen;Thomas)著;张军等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