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对砂岩孔隙演化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志留系砂岩为例

被引:65
作者
钟大康
朱筱敏
李树静
谢楠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碳酸盐胶结; 砂岩孔隙演化; 影响; 满加尔凹陷; 志留系;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7.06.008
中图分类号
P588.21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志留系砂岩为无障壁的潮坪、滨岸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的岩屑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对满北和满东、满南地区志留系砂岩成岩作用序次尤其是碳酸盐胶结的时间、方式和特征、物性的对比研究认为: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的时间早晚对砂岩孔隙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满北地区志留系砂岩发育有大量早期泥晶碳酸盐胶结,显微镜下研究表明这种胶结作用发生在岩石受到充分压实之前,呈基底式胶结,岩石颗粒呈点接触或漂浮状分布于早期碳酸盐胶结物之中,这种胶结作用抑制了岩石后期的压实作用。尽管目前其埋藏达5 000~6 500 m,但其经历的压实作用并不强烈,粒间发育大量早期的碳酸盐胶结物,后来这些胶结物被溶蚀,形成了大量次生孔隙。而在满东和满南地区的志留系砂岩,碳酸盐胶结发生在岩石经过充分压实之后,晚期的碳酸盐胶结物仅分布于岩石经充分压实后的粒间孔隙中,含量较前者低,后期可供溶蚀的碳酸盐比前者少,因而溶蚀形成的次生孔隙有限。因此,尽管满东满南地区志留系埋藏比满北浅(3 700~5 000 m),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也低,也发育晚期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但岩石的压实作用比满北强,物性比满北低差。这主要与碳酸盐胶结的早晚有关,早期碳酸盐胶结对孔隙演化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有利于岩石孔隙的保存,为后来的溶蚀形成次生孔隙提供了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885 / 8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塔里木盆地志留纪地层、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 [J].
贾进华 ;
张宝民 ;
朱世海 ;
朱运成 ;
李占银 .
古地理学报, 2006, (03) :339-352
[2]   柯坪地区下志留统储层性质及控制因素 [J].
张惠良 ;
王招明 ;
张荣虎 ;
李宇平 ;
朱国华 ;
李玉文 ;
孙丽霞 ;
沈扬 ;
杨晓宁 .
海相油气地质, 2005, (02) :23-30
[3]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研究新进展和油气勘探主攻方向 [J].
孙龙德 ;
周新源 ;
王国林 .
地质科学, 2005, (02) :167-178
[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志留系层序划分及其特征 [J].
赵文光 ;
蔡忠贤 ;
周波 ;
刘正伟 .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4) :9-12+79
[5]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沉积体系及分布特征 [J].
朱筱敏 ;
王贵文 ;
谢庆宾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5-11+9
[6]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特征 [J].
朱筱敏 ;
王贵文 ;
谢庆宾 .
古地理学报, 2001, (02) :64-71
[7]   塔里木盆地碎屑岩储层基本特征 [J].
王根长 .
石油实验地质, 2001, (01) :62-66+83
[8]   塔里木盆地碎屑岩优质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J].
顾家裕 ;
宁从前 ;
贾进华 .
地质论评, 1998, (01) :83-89
[9]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沉积相模式探讨 [J].
侯会军 ;
王伟华 ;
朱筱敏 .
沉积学报, 1997, (03) :43-49
[10]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的演化过程及石油地质特征 [J].
黄太柱,马慧明 .
新疆地质, 1996, (02) :9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