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植物和土壤对秃斑面积变化的响应
被引:57
作者:
韩立辉
[1
]
尚占环
[2
,3
]
任国华
[2
]
王彦龙
[4
]
马玉寿
[4
]
李希来
[1
]
龙瑞军
[2
]
机构:
[1]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2] 兰州大学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管理国际中心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4] 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黑土滩;
秃斑块;
植物群落;
土壤养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在青藏高原典型"黑土滩"区对93个秃斑块及周边的土壤和植被特征以及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寒草地草毡层消失后形成的"黑土滩"秃斑在草地中形成一个"负肥力岛",秃斑块内土壤养分低于秃斑周边有草皮层覆盖的草地,其中全氮、铵态氮、有机碳差异显著;同时秃斑内pH显著高于秃斑块外水平,秃斑块是草地养分流失的通道。当秃斑面积大于5m2时,秃斑块与周边景观异质性降低。秃斑内植物物种饱和度为20~25种,显著低于有草毡层覆盖的草地。秃斑内主要毒杂草铁棒锤和细裂叶莲蒿与秃斑块面积呈线性正相关,鼠洞个数与秃斑块面积亦呈线性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