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植物和土壤对秃斑面积变化的响应

被引:57
作者
韩立辉 [1 ]
尚占环 [2 ,3 ]
任国华 [2 ]
王彦龙 [4 ]
马玉寿 [4 ]
李希来 [1 ]
龙瑞军 [2 ]
机构
[1]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2] 兰州大学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管理国际中心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3]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4] 青海畜牧兽医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黑土滩; 秃斑块; 植物群落; 土壤养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在青藏高原典型"黑土滩"区对93个秃斑块及周边的土壤和植被特征以及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寒草地草毡层消失后形成的"黑土滩"秃斑在草地中形成一个"负肥力岛",秃斑块内土壤养分低于秃斑周边有草皮层覆盖的草地,其中全氮、铵态氮、有机碳差异显著;同时秃斑内pH显著高于秃斑块外水平,秃斑块是草地养分流失的通道。当秃斑面积大于5m2时,秃斑块与周边景观异质性降低。秃斑内植物物种饱和度为20~25种,显著低于有草毡层覆盖的草地。秃斑内主要毒杂草铁棒锤和细裂叶莲蒿与秃斑块面积呈线性正相关,鼠洞个数与秃斑块面积亦呈线性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青海省海东、海北地区草地资源产量与草畜平衡现状研究 [J].
李文娟 ;
马轩龙 ;
陈全功 .
草业学报, 2009, 18 (05) :270-275
[2]   放牧强度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J].
仁青吉 ;
武高林 ;
任国华 .
草业学报, 2009, 18 (05) :256-261
[3]   封育对“黑土滩”垂穗披碱草栽培草地群落结构和特征的影响 [J].
刘德梅 ;
马玉寿 ;
张德罡 ;
施建军 ;
王彦龙 ;
李红梅 ;
杨时海 .
草业科学, 2009, (10) :59-66
[4]   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自然恢复的瓶颈及解决途径 [J].
曹广民 ;
龙瑞军 .
草地学报, 2009, 17 (01) :4-9
[5]   高寒地区白苞筋骨草对几种禾草的化感作用 [J].
唐燕 ;
尚占环 ;
李希来 ;
马玉寿 ;
吴海艳 ;
龙瑞军 .
生态学杂志, 2008, 27 (12) :2067-2072
[6]   青藏高原“黑土滩”次生毒杂草群落成体植株与幼苗空间异质性及相似性分析 [J].
尚占环 ;
龙瑞军 ;
马玉寿 ;
丁路明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5) :1157-1165
[7]   黄河源区“黑土型”退化草地人工群落组分配置技术研究 [J].
马玉寿 ;
尚占环 ;
施建军 ;
董全民 ;
龙瑞军 .
西北农业学报, 2007, (05) :1-6
[8]   江河源区高山嵩草草甸覆被变化对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的影响 [J].
王文颖 ;
王启基 ;
景增春 ;
李世雄 ;
史惠兰 .
资源科学, 2006, (02) :118-124
[9]   青藏高原高寒区草地生态环境系统退化研究 [J].
王一博 ;
王根绪 ;
沈永平 ;
王彦莉 .
冰川冻土, 2005, (05) :633-640
[10]   草地微斑块与草地退化关系的研究 [J].
张卫国 ;
黄文冰 ;
杨振宇 .
草业学报, 2003, (03) :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