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格局特征与开发战略区划

被引:6
作者
陆春锋 [1 ]
周生路 [1 ]
王炳君 [2 ]
周兵兵 [1 ]
李淦 [1 ,3 ]
毛泾桥 [4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南京南源土地开发利用咨询有限公司
[3] 海南省临高县国土环境资源局
[4]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格局特征; 开发战略; 经济发展阶段;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江西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格局特征和现行主要开发战略区划的合理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江西省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较大面积国土空间的发展滞后与赣北极少数县区的快速发展形成对比鲜明的空间格局;但前工业化阶段和工业化初期县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可能被低估,而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则可能被高估;交通区位和地形影响是导致江西省现状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原因。2当前全省县域经济进入集聚发展模式,区域层面上出现了呈团块状分布、以市辖区及郊区县为主的增长极型县区,包括南昌市和新余市全域以及九江市部分县区。3现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南昌核心增长极以及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和原赣南中央苏区振兴计划4个开发战略区可"培强扶弱",而九江沿江开放开发、赣东北开放合作和吉泰走廊3个战略区在政策设计上需进一步结合区内各县的差别化"县情"。4将地理学研究方法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可为区域发展的空间政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研究.[D].章青果.江西师范大学.2006, 12
[2]  
Understanding Landscape Patterns of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Avian Populations to Improv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s.[J].Robert Milne;Lorne Bennett.Ecological Informatics.2012,
[3]  
Effect of long-term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and land use conversion on soil nutrient contents in the Sanjiang Plain.[J].Wei Ouyang;Yiming Xu;Fanghua Hao;Xuelei Wang;Chen Siyang;Chunye Lin.Catena.2012,
[4]   宜春市县域经济时空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 [J].
谢磊 ;
李景保 ;
何仁伟 ;
路娜 ;
王克英 .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3, 24 (03) :91-97
[5]   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研究 [J].
张改素 ;
丁志伟 ;
王发曾 .
经济地理, 2013, 33 (05) :15-23
[6]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及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J].
齐元静 ;
杨宇 ;
金凤君 .
地理学报, 2013, 68 (04) :517-531
[7]   贵州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 [J].
田修源 ;
赵永涛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1) :27-31
[8]   江西省县域经济差异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赵玉芝 ;
董平 .
人文地理, 2012, 27 (01) :87-91
[9]   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兰新铁路辐射带为例 [J].
白永平 ;
李建豹 .
经济地理, 2011, 31 (07) :1057-1063
[10]   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J].
王志电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1, (02) :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