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台风灾害链空间特征分析

被引:17
作者
叶金玉 [1 ,2 ,3 ,4 ]
林广发 [1 ,3 ]
张明锋 [1 ,3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民政部减灾和应急工程重点实验室
[3] 福建省陆地灾害监测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北京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台风灾害链; 孕灾环境; 空间特征; 福建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历史台风灾害资料,建立台风灾害灾情数据集,在分析福建省台风灾害成灾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福建省台风灾害链模式,建立历史台风灾害链判别依据,获得历史台风灾害链空间分布图,结合各县市距离海岸线的距离和台风移动路径,分析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福建省以台风-暴雨灾害链分布最广泛,全省的每个县市都有出现,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并形成南北两个高密度区域;台风-大风灾害链的分布也较广泛,但以闽中山脉以东的沿海地区更为集中;台风-风暴潮灾害链主要分布于东部临海的县市.不同移动路径的台风灾害链影响特点各异,登陆广东类台风主要给闽西南地区带来狂风和暴雨影响;北部登陆类、穿台入闽类和直接登陆类台风均会给福建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灾害,但影响区域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1]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M]. 气象出版社 , 温克刚主编, 2006
[12]  
台风[M].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瑞闪著, 2002
[13]  
福建省地理[M]. 福建人民出版社 , 赵昭炳主编, 1993
[14]   Long-term regional hurricane hazard analysis for wind and storm surge [J].
Apivatanagul, Pruttipong ;
Davidson, Rachel ;
Blanton, Brian ;
Nozick, Linda .
COASTAL ENGINEERING, 2011, 58 (06) :499-509
[15]   福建台风灾害链分析——以2005年“龙王”台风为例 [J].
陈香 ;
陈静 ;
王静爱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203-208
[16]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中国沿海特大台风暴潮灾害风险分析 [J].
张俊香 ;
李平日 ;
黄光庆 ;
张虹鸥 .
热带地理, 2007, (01) :11-14
[17]   自然灾害链及其断链减灾模式分析 [J].
刘文方 ;
肖盛燮 ;
隋严春 ;
周菊芳 ;
高海伟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S1) :2675-2681
[18]   福建台风灾害特征及其防御对策研究 [J].
魏应植 ;
吴陈锋 ;
孙旭光 .
海洋科学, 2006, (10) :7-14
[19]   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3) :1-9
[20]   广东沿海台风灾害链现象与防治途径的设想 [J].
潘安定 ;
唐晓春 ;
刘会平 .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