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标定位机制的反思——从家计调查到类别身份

被引:11
作者
李振刚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目标定位; 家计调查; 身份类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目标定位机制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核心要素,它决定着农村低保受益人的资格问题。我国农村低保制度采取以家计调查为基础的目标定位机制。本文从理论、实践和农村低保运行效益几个维度分析以家计调查为核心的目标定位机制并不是农村低保的最佳选择,提出以身份类别为核心的目标定位机制来建构农村社会保护制度的观点,并对这一机制的内容和意义进行阐述,以期对农村社会保护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20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社会保护体制改革研究.[M].尚晓援; 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  
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M].[美]尼尔·吉尔伯特(NeilGilbert)编;郑秉文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3]  
福利国家经济学.[M].[英]尼古拉斯·巴尔(NicholasBarr)著;邹明洳等译;.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4]  
社会福利政策导论.[M].[美]尼尔·吉尔伯特(NeilGilbert);[美]特雷尔(PaulTerrell)著;黄晨熹等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5]  
The Safety-Net Function in Public Assistance: A Cross-National Exploration.[J].Vera Shlakman.Social Service Review.1972, 2
[6]   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来自中西部五省的经验证据 [J].
韩华为 ;
徐月宾 .
经济评论, 2014, (06) :63-77
[7]   扶贫开发与村庄团结关系之研究 [J].
王春光 .
浙江社会科学, 2014, (03) :69-78+157
[8]  
农村低保“指标化”管理的影响、原因与对策——以贵州省农村低保制度为例.[J].李振刚;.社会福利(理论版).2014, 01
[9]   西方普遍主义福利思想与福利模式简析 [J].
潘屹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10) :184-190
[1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瞄准分析 [J].
易红梅 ;
张林秀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6) :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