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种质资源ISSR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35
作者
王进 [1 ]
何桥 [2 ]
欧毅 [1 ]
梁国鲁 [2 ]
何波 [2 ]
郭启高 [2 ]
向素琼 [2 ]
机构
[1]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2]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关键词
李; ISSR; 种质资源; 亲缘关系; 品种鉴定;
D O I
10.13925/j.cnki.gsxb.2008.02.005
中图分类号
S662.3 [李];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为了更好的利用目前收集得到的李资源,对重庆地方李品系和国内外引进的李品种共40份资源进行了ISSR分析。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3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得到134条带,多态性条带109条,多态性百分率为81.3%,其中9条特征性谱带可用于品种鉴定和系谱分析的参考性标记。此外,13条引物可将40份材料完全区分开来,图谱分析表明不存在同物异名现象。UPGMA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成2组,进一步可细分为4个亚组;主坐标分析将其分成6类,其中奉节李、脆红李和万盛鸡血李分别单独成类。2种分析方法所得的结果均与按原产地划分的结果不完全相符,奉节李、脆红李和万盛鸡血李与其余品种(品系)的亲缘关系较远。来自江苏的早黄李与日本和美国李品种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初步推测国外中国李可能来源于我国华东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板栗SSR和RAPD技术体系的建立 [J].
王同坤 ;
董超华 ;
马艳 ;
齐永顺 ;
张京政 ;
柏素花 .
果树学报, 2006, (06) :825-829
[2]   苹果加工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宋烨 ;
翟衡 ;
姚玉新 ;
李明 ;
杜远鹏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1) :139-144
[3]   李种质资源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J].
乔玉山 ;
章镇 ;
房经贵 ;
沈志军 ;
赵密珍 .
果树学报, 2003, (04) :270-274
[4]   李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J].
王玉柱 ;
杨丽 ;
阎爱玲 ;
王淑凤 .
果树学报, 2002, (05) :340-345
[5]   九种李属植物的RAPD亲缘关系分析 [J].
阮颖 ;
周朴华 ;
刘春林 .
园艺学报, 2002, (03) :218-223
[6]   重庆市李树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J].
文泽富 ;
眭顺照 ;
陶轶凡 .
西南园艺, 1999, (01) :14-16
[7]   黔南山区李种质资源果实形态分类及开发利用 [J].
罗福贤 .
贵州农业科学, 1996, (03) :39-42
[8]   南方李资源考察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J].
郭志仁,郭洪,赵蜜珍,周建涛 .
江苏农业科学, 1994, (04) :56-57
[9]   全国李与杏资源考察报告 [J].
张加延 .
中国果树, 1990, (04) :29-34
[10]  
刘威生.李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主要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