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功能主义解释方法的适用

被引:12
作者
龙俊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功能主义; 目标匹配; 结果验证; 互联网不正当竞争; 竞争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4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功能主义解释方法脱胎于社会学的功能主义思潮,后经比较法学者引入逐渐成为法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我国,功能主义解释方法在民法、刑法等部门法领域展开了较为广泛的学术实践,竞争法学界对此却几近失语。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发展境况来看,由于规范文本中"不确定概念"的解释需要以及规范运行中"动态系统论"的实际支持,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功能主义解释方法的现实依赖并未因实用主义的批判风向而有所克减。在具体的解释路径中,功能主义解释通过搭建"目的—功能"与"功能—结果"的沟通桥梁,最终实现"目的论"与"结果论"在解释方法上的串联和贯通。在"目标匹配"与"结果验证"的双重标准考核下,功能主义解释方法可以为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有关"反法保护客体的性质""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以及"反法中竞争关系要素的取舍"等问题提供新的研讨视角与研究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72 条
  • [21]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2016] 沪73民终34号民事判决书....,
  • [22] 反不正当竞争法.[M].孔祥俊;刘泽宇;武建英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 [23] 法学方法论.[M].(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
  • [24] 语言哲学.[M].陈嘉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 [25] 公法与政治理论.[M].(英)马丁·洛克林(MartinLuoghlin)著;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2,
  • [26] 法律论证理论.[M].(德)罗伯特·阿列克西(RobertAlexy)著;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 [27]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美)乔纳森·特纳(JonathanH.Turner)著;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 [28] 社会学原理.[M].(日)富永健一著;严立贤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 [29] 现代西方法理学.[M].沈宗灵;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 [30] 社会学思想简史.[M].(英)艾伦·斯温杰伍德(AlanSwingewood)著;陈玮;冯克利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