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社会学:智能时代社会学研究的新方向

被引:5
作者
管其平
机构
[1]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社会; 智能社会学; 研究议题;
D O I
10.19366/j.cnki.1009-055X.2022.03.001
中图分类号
C91 [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使社会的结构、形态以及运行机制正发生着颠覆性变革和系统性重构,人类社会已逐渐进入以智能元素为主要社会基础的智能社会,这使建立在工业社会基础之上的社会学理论谱系与现在的社会类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乃至断裂,倒逼着社会学进行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的适时创新。立足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全方位改造和重塑的事实,将社会学本身视为社会学认识、理解和反思的对象,提出智能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研究智能社会的新知识形态。在此基础上,立足传统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对智能社会学的概念内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议题进行了必要的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论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原则 [J].
孙伟平 ;
李扬 .
哲学分析, 2022, 13 (01) :3-14+196
[2]   中国技术社会学研究:缘起、表征及趋向 [J].
张成岗 ;
李晓萌 .
学术论坛, 2021, 44 (03) :99-112
[3]   智能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基础和条件 [J].
孙伟平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1, (01) :48-56
[4]   本体性意义与学科反思:大数据时代社会学研究的回应 [J].
赵超越 .
社会科学文摘, 2019, (07) :62-64
[5]   社会转型与当代转型社会学的理论脉络 [J].
王谦 ;
文军 .
社会科学文摘, 2019, (06) :54-56
[6]   “机器焦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主要社会学议题 [J].
萧子扬 ;
马恩泽 .
大数据时代, 2018, (08) :34-39
[7]   人工智能、哲学与逻辑 [J].
熊立文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S1) :226-230
[8]   逻辑起点与核心主题:现代性议题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 [J].
文军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05) :73-80+125
[9]  
经济与社会.[M].马克斯·韦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
[10]  
科学与现代世界.[M].A.N.怀特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