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三青”工艺改善夏秋绿茶品质的研究
被引:13
作者
:
叶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叶飞
郑鹏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郑鹏程
高士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高士伟
王雪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王雪萍
李传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李传忠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龚自明
机构
:
[1]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来源
:
湖南农业科学
|
2010年
/ 23期
关键词
:
夏秋绿茶;
摊青;
摇青;
杀青;
D O I
:
10.16498/j.cnki.hnnykx.2010.23.007
中图分类号
:
TS272 [茶];
学科分类号
:
090203 ;
摘要
:
利用工艺技术降低夏秋绿茶苦涩味是业内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通过摊青、摇青和杀青(简称"三青")工艺,改变夏秋绿茶主要品质成分,提高夏秋茶品质。结果表明:适度摊青(环境温度20℃、时间8~12 h)、借鉴乌龙茶工艺适当摇青(摊放2 h+摇青1 min+摊放4 h+摇青1 min+摊放2 h)和采用滚筒杀青均能有效促进鲜叶中蛋白质、黄酮苷类水解,增加氨基酸、非酯型儿茶素含量,减少酯型儿茶素含量,可明显改善夏秋绿茶品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名优绿茶鲜叶摊放过程主要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及环境影响的研究.[D].尹军峰.浙江大学.2007, 12
[2]
提高夏秋绿茶品质技术研究
常硕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常硕其
张亚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张亚莲
曾跃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曾跃辉
傅海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傅海平
刘红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刘红艳
黄仲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黄仲先
[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5
(05)
: 561
-
564
[3]
改善芽形绿茶香气的制茶工艺
沈培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
沈培和
刘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
刘栩
[J].
中国茶叶,
2000,
(02)
: 4
-
5
[4]
龙井茶摊放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骆耀平
童启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茶学系!杭州
童启庆
屠幼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茶学系!杭州
屠幼英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尚胜
须海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茶学系!杭州
须海荣
[J].
茶叶科学,
1999,
(02)
: 136
-
138
[5]
夏茶苦涩味化学实质的数学模型探讨
施兆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
施兆鹏
刘仲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
刘仲华
[J].
茶叶科学,
1987,
(02)
: 7
-
12
[6]
茶叶生物化学.[M].宛晓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7]
茶学实验技术.[M].黄意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
1
→
共 7 条
[1]
名优绿茶鲜叶摊放过程主要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及环境影响的研究.[D].尹军峰.浙江大学.2007, 12
[2]
提高夏秋绿茶品质技术研究
常硕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常硕其
张亚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张亚莲
曾跃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曾跃辉
傅海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傅海平
刘红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刘红艳
黄仲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黄仲先
[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5
(05)
: 561
-
564
[3]
改善芽形绿茶香气的制茶工艺
沈培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
沈培和
刘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
刘栩
[J].
中国茶叶,
2000,
(02)
: 4
-
5
[4]
龙井茶摊放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骆耀平
童启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茶学系!杭州
童启庆
屠幼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茶学系!杭州
屠幼英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尚胜
须海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茶学系!杭州
须海荣
[J].
茶叶科学,
1999,
(02)
: 136
-
138
[5]
夏茶苦涩味化学实质的数学模型探讨
施兆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
施兆鹏
刘仲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农学院
刘仲华
[J].
茶叶科学,
1987,
(02)
: 7
-
12
[6]
茶叶生物化学.[M].宛晓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7]
茶学实验技术.[M].黄意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