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灰叶胡杨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86
作者
罗青红
李志军
伍维模
韩路
机构
[1]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胡杨; 灰叶胡杨; 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荧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4 [树木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比较研究了两年生胡杨和灰叶胡杨叶片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表明:胡杨和灰叶胡杨均表现出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只是在12:00时胡杨的Pn略微降低;气孔导度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呈近“V”字型曲线.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胡杨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高于灰叶胡杨,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峰值出现在上午10:00时;胡杨胞间CO2浓度低于灰叶胡杨,胞间CO2浓度最低值均出现在中午14:00时.经充分暗适应后的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初始荧光、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和PSⅡ潜在活性均为胡杨显著大于灰叶胡杨.以太阳光为光化学光,测定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显示,胡杨PSⅡ实际的光化学反应量子效率、非循环电子传递速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均大于灰叶胡杨,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却较灰叶胡杨小.胡杨与灰叶胡杨在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性上的差异,是胡杨更能适应干旱荒漠区高光、高温与低相对空气湿度环境,从而表现出高净光合速率的部分生理学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983 / 9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胡杨、灰叶胡杨种子营养化学成分的研究 [J].
周正立 ;
于军 ;
李志军 ;
马琳 ;
何良荣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6) :987-991
[2]   胡杨不同叶形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对加富CO 的响应 [J].
苏培玺 ;
张立新 ;
杜明武 ;
毕玉蓉 ;
赵爱芬 ;
刘新民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3, (01) :34-40
[3]   塔克拉玛干4种荒漠植物气体交换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初探 [J].
邓雄 ;
李小明 ;
张希明 ;
叶万辉 ;
赵强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 (05) :445-452
[4]   4种荒漠植物气体交换特征的研究 [J].
邓雄 ;
李小明 ;
张希明 ;
叶万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5) :605-612
[5]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及其在植物光合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J].
赵会杰 ;
邹琦 ;
于振文 ;
不详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03) :248-251
[6]  
光合作用效率.[M].许大全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