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高产小麦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其生理特性分析

被引:13
作者
张玲丽
王辉
冯毅
闵东红
李学军
孙道杰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 杨陵
[3] 陕西 杨陵
关键词
小麦; 高产; 丰产; 生理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以多穗型、中穗型、大穗型3种类型9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高产小麦的产量性状及其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关中灌区生产条件下3种类型品种都能获得高产,但中德型和大穗型具有更大的产量潜力;与丰产品种相比,高产品种籽粒灌浆期的叶面积系数(LAI)、旗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Chl)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等几个重要生理指标均表现出明显优势,叶功能期持续期长、净光合速率高而衰减速率慢是高产品种籽粒产量高的重要生理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关中地区小麦超高产育种问题探讨 [J].
王辉 ;
孙道杰 ;
时晓伟 ;
闵东红 ;
李学军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37-40
[2]   大穗型高产小麦群体的光照特征和生理特性研究 [J].
赵会杰 ;
郭天财 ;
刘华山 ;
朱云集 ;
夏国军 ;
王永华 ;
罗毅 ;
不详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9, (02) :101-105+155
[3]   氮肥后移对超高产小麦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J].
王晨阳 ;
朱云集 ;
夏国军 ;
宋家永 ;
李九星 ;
王永华 ;
罗毅 .
作物学报, 1998, (06) :978-983
[4]   黄淮地区小麦超高产形成及其特征的初步研究 [J].
张洪程 ;
许轲 ;
戴其根 ;
霍中洋 ;
钱晓晴 ;
陈庆明 ;
段藏禄 ;
周基泽 ;
陈辛牛 ;
韩宣文 ;
潘山成 ;
任灵枝 ;
宋晓银 ;
崔男 ;
王有亮 ;
孙启善 ;
张玉勤 ;
尹兰福 ;
赵新华 ;
李本良 .
江苏农业科学, 1998, (02) :2-6
[5]   几种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方法比较 [J].
苏正淑 ;
张宪政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9, (05) :77-78
[6]   测定小麦叶面积不同方法的研究 [J].
王文翰 .
河南农学院学报 , 1982, (01) :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