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空间大地测量数据探测地球膨胀效应

被引:10
作者
申文斌
张振国
机构
[1]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球物理系/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ITRF2000站坐标和速度; 体积变化; 地球膨胀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28 [卫星大地测量与空间大地测量];
学科分类号
081601 ;
摘要
地球自转服务局(IERS)采用多种高精度的空间探测技术综合解算得到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是国际上公认的精度高、稳定性好的参考框架。为了研究地球的膨胀或收缩效应,本文采用ITRF2000的站坐标和速度,利用Delaunay算法生成的三角网逼近地球形体,计算出了地球的体积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 / 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用GPS和VLBI数据检测固体地球的体积和形状变化 [J].
孙付平 ;
朱新慧 ;
王刃 ;
李建涛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4) :1015-1021
[2]   用空间大地测量数据检测地球的非对称性全球构造变化 [J].
孙付平 ;
赵铭 ;
宁津生 ;
晁定波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20) :2225-2229
[3]   地球有限膨胀演化模型 [J].
陈志耕 .
科学通报, 1999, (09) :912-920
[4]   现今全球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解释 [J].
马宗晋 ;
高祥林 ;
任金卫 .
第四纪研究, 1992, (04) :293-305
[5]  
全球地震构造系统与地球的非对称性[J]. 马宗晋,陈强.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8(10)
[6]  
空间地球动力学若干问题研究[D]. 朱新慧.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5
[7]  
数字高程模型[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李志林, 2003
[8]  
地球原动力[M]. 地质出版社 , 刘全稳等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