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铜尾矿复垦现状及植物在铜尾矿上的定居

被引:23
作者
杨世勇
谢建春
刘登义
不详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学院
[3]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芜湖
[4] 安徽芜湖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铜尾矿; 理化性质; 植被覆盖; 植物名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8 [矿区复田];
学科分类号
081901 ;
摘要
安徽省铜陵市位于长江中游 ,是我国主要的铜矿产区 ,其铜尾矿共有 5个主要的分布区域。随排放时间的延长 ,各尾矿库的持水保肥能力和植被覆盖率提高 ;铜尾矿限制植物定居的主要因素是极端贫瘠和重金属毒性 ,各尾矿库的重金属含量都很高 ,而N、P、K和有机质的含量很低甚至为零。自然和人工定居于尾矿上的植物共有 9科 37属 4 0种 ,其中禾本科、豆科、菊科植物占所有植物种的 72 .5 % ,此 3科植物因有完美的生态适应机制而能成为在尾矿上定居的先锋植物和优势种。铜尾矿库植被自然演替属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长期演替 ,铜矿废弃地的治理和恢复重建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488 / 4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垃圾填埋场植被恢复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的研究 [J].
林学瑞 ;
廖文波 ;
蓝崇钰 ;
束文圣 ;
黄立南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 (06) :571-577
[2]   铅锌尾矿上自然定居植物 [J].
孙庆业 ;
蓝崇钰 ;
黄铭洪 ;
杨林章 .
生态学报, 2001, (09) :1457-1462
[3]   樟村坪磷矿废弃地植物群落的形成与演替 [J].
陈芳清 ;
卢斌 ;
王祥荣 .
生态学报, 2001, (08) :1347-1353
[4]   小头蓼(P.Microcephalum)对矿区铜的吸收积累研究 [J].
方益华 ;
唐世荣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2) :254-256
[5]   湖北铜绿山古铜矿冶炼渣植被与优势植物的重金属含量研究 [J].
束文圣 ;
杨开颜 ;
张志权 ;
杨兵 ;
蓝崇钰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1, (01) :7-12
[6]   超积累植物 [J].
唐世荣 .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6, (03) :14-18+48
[7]  
土壤农化分析手册[M]. 农业出版社 , 劳家柽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