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南地区早三叠世风暴沉积序列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28
作者
张哲
杜远生
舒雪松
曾雄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三叠纪; 风暴岩; 沉积序列; 鄂东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2 [历史海洋学、海洋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鄂东南地区下三叠统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发育典型的风暴成因的竹叶状砾屑灰岩。风暴沉积构造包括风暴侵蚀构造、风暴撕裂构造、风暴浪构造、风暴涡流构造及风暴期后快速沉积构造和放射状构造等。风暴沉积主要包括7种岩相类型:A为具块状层理的竹叶状砾屑灰岩;B为具递变层理的砾屑灰岩;C为具丘状、洼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的砂屑灰岩;D为具平行层理的砂屑灰岩;E为具波痕交错层理的砂屑灰岩;F为具水平层理的粉屑灰岩;G为具块状或水平层理的泥状灰岩。它们组成4种典型的风暴沉积序列:风暴潮序列(序列1)、潮下带风暴流序列(序列2)、内陆棚风暴流序列(序列3)和外陆棚风暴浊流序列(序列4)。鄂东南地区广泛发育的风暴沉积,说明三叠纪时期该地区处于低纬度带的潮坪—陆棚浅水沉积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鄂东南地区早三叠世中晚期沉积相和沉积古地理 [J].
杜远生 ;
陈林洲 ;
董义群 .
岩相古地理, 1993, (04) :19-27
[2]   桂西三叠纪风暴岩沉积特征 [J].
张继淹 ;
蒋廷操 ;
李孝全 .
中国区域地质, 1992, (04) :304-310+385
[3]   湖北大冶沙田下三叠统菊石、双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J].
朱利东 ;
丁梅华 ;
刘华夏 .
地球科学, 1992, (03) :337-344+367
[4]   重庆凉风垭飞仙关组风暴流沉积 [J].
童熙盛 ;
唐勇 .
沉积学报, 1990, (03) :121-127
[5]   下扬子区早三叠世风暴沉积及其特征 [J].
王文彬 .
地层学杂志, 1990, (02) :124-130+161
[6]   下扬子地区早三叠世碳酸盐风暴流与碎屑流沉积特征 [J].
张国栋 ;
朱静昌 ;
仇福康 ;
王益友 ;
郑俊章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7, (02) :99-112
[7]  
天气学[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林元弼等编, 1988
[8]  
下扬子地区中下三叠统青龙群岩相古地理研究[M]. 云南科技出版社 , 冯增昭主编, 1988
[9]  
Cyclic and event stratification .2 Einsele G,Seilacher A. Springer Verlag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