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不同荒漠化防治措施对植物群落稳定性的影响——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
被引:3
作者:
郝智如
张克斌
王冠琪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稳定比;
群落稳定性;
人工封育;
退耕还草;
天然草场;
D O I:
10.13432/j.cnki.jgsau.2014.04.018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法国生态学专家Godron提出的方法经改进后,测定不同治理措施下植物群落稳定性.结果表明:测定的5个样地(人工封育核心区、边缘区、外围区、退耕还草区、天然草场区)的稳定比分别为37.82/62.18、36.46/63.54、35.75/64.25、39.35/60.65、41.39/58.61,表明盐池县人工封育区、退耕还草地以及天然草场的植物群落尚处于不稳定状态.盐池县人工封育与退耕还草措施均可以提高植物群落稳定性,并且人工封育措施更为有效,但是人工封育时间不可过长,以2~3a为宜,并且以2~3a为周期进行轮牧可以更好的促进草场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4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