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农业的发生与发展

被引:38
作者
任式楠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中国; 史前农业; 发生; 发展; 稻作; 粟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1 [各代文物考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的重大发展,标志着由攫取经济向生产经济的根本转变,开创了一种崭新的食物获取方式。中国史前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划分为从萌芽到形成、初步发展、发达、兴盛4个阶段,大体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晚、末期相对应。中国史前农业明显形成南北两大系统,南方是以长江中下游为重心的稻作农业系统,北方是以黄河中下游为重心的粟作农业系统。这是由于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农作物祖本的自然资源以及居民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差别综合作用形成的。中国史前两大农耕系统各自独立起源、并行发展,又发生传播和交流影响。中国史前农业在世界史前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2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山东沭河上游出土人骨的食性分析研究 [J].
齐乌云 ;
王金霞 ;
梁中合 ;
贾笑冰 ;
王吉怀 ;
苏兆庆 ;
刘云涛 .
华夏考古, 2004, (02) :41-47
[2]   青海互助丰台卡约文化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 [J].
赵志军 .
考古与文物, 2004, (02) :85-91
[3]   河姆渡遗址农业形态的探讨 [J].
赵晓波 .
农业考古, 2002, (01) :53-57
[4]   吊桶环遗址稻属植硅石研究 [J].
赵志军 .
农业考古, 2000, (03) :68-69
[5]   从华南新发现的考古材料试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J].
易西兵 .
农业考古, 2000, (03) :61-67
[6]   甘肃庆阳遗址古栽培稻的研究 [J].
张文绪 ;
王辉 .
农业考古, 2000, (03) :80-85
[7]   中国史前农业在世界史前农业中的地位 [J].
吴耀利 .
农业考古, 2000, (03) :93-99
[8]   荥阳青台遗址出土丝麻织品观察与研究 [J].
张松林 ;
高汉玉 .
中原文物, 1999, (03) :10-16
[9]   山东滕州市庄里西遗址植物遗存及其在环境考古学上的意义 [J].
孔昭宸 ;
刘长江 ;
何德亮 .
考古, 1999, (07) :59-62+99
[10]   江苏省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器的植物蛋白石分析 [J].
宇田津彻朗 ;
邹厚本 ;
藤原宏志 ;
汤陵华 ;
王才林 ;
孙加祥 .
农业考古, 1999, (01) :36-45